老年胃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赵丹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枣阳 4412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胃病患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的70例老年胃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5例老年胃病患,设为对照组;另35例老年胃病患,设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胃病病人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并能提高病人出院后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老年胃病;中医护理;应用效果;

正文


胃炎、胃粘膜炎症、十二指肠溃疡等都是胃病的总称。临床上表现为反酸,食后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胃病的危害,从而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能够使胃部疾病得到迅速治愈的办法,除了对症治疗之外,临床上也非常注重对病人的日常护理,比如合理的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以防止胃病的复发和再住院[2]中医护理是提升老年人自我效能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对老年人进行中医护理,可以增强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胃病的复发。故对老年胃病病人进行中医护理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运用中医药及膳食干预,可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为此,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胃病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年胃病患者70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女各为1817例,年龄60-8065.32±3.74)岁。对照组、女各为1718例,年龄59-8166.03±3.45)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较好的比较性。患者家属均已理解本研究目的,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①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医辨证施治详细的病史及体检:对病人的病史,主诉,消化不良,反酸等有完整的资料。“四诊合参”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对疾病是否存在不同的证候进行鉴别。中医辨证论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清热解毒、理和胃、调和气血等治法和用药。

②中药治疗方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黄芩、苦参、山楂、陈皮、泽泻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化湿之功效。针对病人的不同症状及不同的体质特点,分别配制一些具有清热降火、健脾胃气、补益气血的经方,比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临床上常用水煎服、泡服或现代制剂(如颗粒剂、丸剂等),根据老年人群的代谢及对药物的敏感度,合理地控制给药剂量及给药频率,以防止药物间的交互作用及副作用。

③针灸治疗:临床上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穴、足三里、关元、内关及大包穴等。为了加强腧穴的疏通作用,可以采用温针灸和艾灸两种方法。利用电刺激腧穴,提高疗效。可将维他命B12等药物注入穴位,以加强治疗效果。

④推拿治疗:按摩或深层按摩腹部的腧穴或经络,以帮助血液循环。以掌、指腹推按,可增进内脏机能。用手指迅速弹拨或拍打腹部,可使血液循环顺畅,减轻腹胀及疼痛。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评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来表达,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来表达,用检验, P<0.05为有显著的差别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的比较(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35

6.55±1.16

11.02±1.39

对照组n=35

6.41±1.26

9.14±1.33

t

0.484

5.781

P

0.630

0.000

3.讨论

老年人胃病主要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功能紊乱等,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3]。老年人群的胃肠功能下降,对外界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从而更易患胃病。慢性胃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长期胃酸刺激、感染或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的胃粘膜持续的炎症反应[4]。老年人的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及消化不良等,主要表现为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的溃疡。胃肠动力障碍是指胃排空障碍、胃肠动力障碍等疾病,会对食品的消化、吸收产生一定的影响[5]。老年胃病的防治应从个体化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及用药耐受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

中医药在治疗老年胃病时,注重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中医的保健功能包括调节脾胃功能,减轻症状,调理气血。中药对胃痛、胃酸过多等症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及保护胃粘膜的作用。针灸、按摩具有调节气血、促进胃肠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功能恢复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干预对老年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老年人胃肠道疾病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应付风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对老年胃病病人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并能提高病人出院后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楠,梁建飞,聂春红.分析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 2021, 000(017):150.

[2] 李治,白雪,王婷,.基于互联网的同伴健康教育在老年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90-92.

[3] 宁燕,齐鑫,沈斌.老年胃病患者Hp感染与否及其血清CEAAFPCA50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01):28-31.

[4] 郭东红,李成泉.健脾清胃汤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7):921-922.

[5] 董霄,吴多智,曹芹芳,.海口地区老年Hp相关性胃病患者病原菌基因型检测及其与疾病病理类型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3):5700-57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