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疗效对比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琳

定州市人民医院 河北保定 073000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帕罗西汀、中氟西汀这两种药物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6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治疗的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中抽取62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组方法为氟西汀组(n=31例),采用药物氟西汀治疗,帕罗西汀组(n=31例),采用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对比研究观察指标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这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效果相当。


关键词

抑郁症急性期;氟西汀;帕罗西汀

正文


引言:抑郁症急性期经常表现为情绪方面的改变,患者经常会出现持续的悲观、沮丧和绝望感,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同时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决策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等问题。此外,身体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增加等也是常见的表现[1]。在极端情况下,患者还可能产生自杀念头或行为。在该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帕罗西汀、中氟西汀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均属于SSRI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5-羟色胺能神经的传导作用,让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情绪调节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等,达到治疗的效果[2]。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分析两种药物的疗效情况,本文从2022年6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治疗的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中抽取62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上述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希望能够为抑郁症急性期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6月~2023年8月期间就诊治疗的抑郁症急性期患者中抽取62例的资料,按照用药差异,将资料分为两份。氟西汀组(n=31例),采用药物氟西汀治疗,患者年龄在17~65岁,均值(35.61±9.14)岁;病程1~10个月,均值(5.61±3.69)个月;其中,男16人、女15人。帕罗西汀组(n=31例),采用药物帕罗西汀治疗,患者年龄在16~65岁,均值(35.77±9.54)岁;病程1~11个月,均值(5.56±3.28)个月;其中,男17人、女14人。计算上述两组数据资料的组间差异检验值P,得出P>0.05,说明氟西汀组、帕罗西汀组数据可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资料齐全,满足研究要求;2)HAMD评分达到,或超过18分;3)对本次课题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2)患病前7d有其他抗抑郁药用药史;3)中途退出。

1.3方法

氟西汀组方法:用药名称:氟西汀;用药方法:口服;单次药量:20mg;用药频次:每日/次,于早饭后用药,持续用药42d。

帕罗西汀组方法:用药名称:帕罗西汀;用药方法:口服;单次药量:20mg;用药频次:每日/次,于早饭后用药,持续用药42d。

1.4观察指标

HAMD评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症越严重。

治疗有效率:统计治疗后表现为痊愈、显效、有效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评价标准:按照减分率计算,减分率在75%以上视为痊愈、减分率在50%~75%视为显效、减分率达到25%~50%视为有效、减分率在25%以内视为无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治疗期间,表现为恶心、头痛、头昏、嗜睡的患者人数占比。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氟西汀组、帕罗西汀组数据的处理,以计算出观察指标值。其中,HAMD评分值表示,t检验;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χ2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

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时的两组HAMD评分均未见明显组间差异(P均>0.05),如表1。

1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表[,分]

时间

氟西汀组

帕罗西汀组

t

P

治疗前

27.21±4.11

28.55±3.71

0.775

0.132

治疗后2周

15.57±5.62

14.21±5.18

0.856

0.102

治疗后4周

7.57±5.48

8.19±6.09

0.689

0.215

治疗后6周

6.08±7.18

5.59±7.38

0.981

0.098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

两组治疗有效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如表2。

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表[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氟西汀组

21(67.74%)

3(9.67%)

4(12.90%)

3(9.67%)

28(90.32%)

帕罗西汀组

19(61.29%)

4(12.90%)

4(12.90%)

4(12.90%)

27(87.09%)

χ2

-

-

-

-

0.547

P

-

-

-

-

0.61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如表3。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表[n(%)]

组别

恶心

头痛

头昏

嗜睡

总发生率

氟西汀组

3(9.67%)

0(0%)

1(3.23%)

1(3.23%)

5(16.13%)

帕罗西汀组

2(6.45%)

2(6.45%)

0(0%)

0(0%)

4(12.90%)

χ2

-

-

-

-

0.877

P

-

-

-

-

0.523

3讨论

抑郁症急性期的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和功能障碍,而且急性期的症状往往较为严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抑郁症的急性期还具有一定的反复性,即使经过治疗,患者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再次出现症状。就目前来看,帕罗西汀、中氟西汀这两种药物可以用于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通过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在治疗抑郁症急性期时,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从而促进患者状态的好转。

为了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的疗效,本文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HAMD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未见明显组间差异,由此可见,两种药物的疗效相当。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中氟西汀在抑郁症急性期的治疗上,疗效相当。

参考文献:

[1]李欣, 粟胜勇, 张熙. 针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4, 20 (05): 223-228.

[2]苏红.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常用抗抑郁药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 7 (21): 16-1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