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理气通腑汤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理气通腑汤;妇科剖腹术后;胃肠功能;中医治疗
正文
手术方式既作为一种医治过程,也是作为一种创伤过程,是妇科肿瘤病人的一种主要医治方式。腹部手术治疗以后,病人的肠胃功能作用由于受到显露以及手术治疗的刺激性,正常的肠胃蠕动生理作用受到抑制,肠胃蠕动消退[1]。腹部手术治疗后,胃肠蠕动经历一个从停滞到恢复的全过程,通常包含肠胃蠕动的停止以及肠胃的胀气和肠胃作用功能慢慢恢复以及肛门自动排气和排便等相关阶段。假如肠胃蠕动恢复比较晚,那么肠胃内会堆积许多气体以及液体[2],最后造成肠胃的扩大以及张力的增强和腹内压的增高,严重影响病人呼吸和下肢静脉血管血液的回流,从而可能产生病人肺脏的感染和下肢静脉血管血栓的产生。理气通腑汤能够有效地推动病人肠胃作用功能的恢复,避免手术治疗中局部瘀血造成的肠粘连和组织萎缩,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从而推动病人的恢复[3]。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在妇科开展腹部手术以后有效应用理气通腑汤对病人胃肠相关功能恢复的实际临床运用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现汇报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目标关键选取来我院妇科进行腹部手术医治的病人60名,研究目标选择的时间段为2022年3月份到2023年3月份,通过对半划分的方式60名病人划分成两个小组,30人为一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首先,30名对照组病人的年纪区间在25周岁到55周岁,病人年纪的均值在(38.21±2.39)周岁;其次,30名观察组病人的年纪区间在24周岁到56周岁,病人年纪的均值在(39.08±3.22)周岁。对两组病人基础的资料信息展开对比,不存在具体的差别性(P>0.05),但具备可比较性。纳入指标:(1)通过临床相关检查,全部病人均符合妇科腹部手术的相关标准;(2)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和准许;(3)病人以及家人知情且同意加入本次的研究;排除标准:(1)不愿加入本次研究的病人;(2)病人身患严重的精神类病症。
1.2方法
观察组的病人在进行基础医治对策的前提下运用理气通腑汤进行医治,其医治的处方包含:10克的制大黄、10克的枳实、10克的制厚朴、10克的乌药、10克的桃仁 、10克的赤芍、10克的莱菔子 包、20克的炙黄芪 ,随后进行煎汤后内服使用(汤剂主要由本院的药剂科进行配置),每天内服使用1剂,每次服用100ml,早上1次,晚上1次,服用的时间主要从手术后的第一天开始服用,持续服用3天为一个医治疗程[4]。
对照组的病人未进行理气通腑汤医治的前提下开展基础的医治对策,最后观察两组病人医治的总效果和两组病人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首次的排气时间和首次的排便时间和相关病症总积分情况[5]。
1.3评定标准
(1)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各项指标值的恢复时间。其主要包含:手术后病人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首次的排气时间和首次的排便时间,恢复的时间越短则表示病人的医治效果越好。
(2)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症状的总积分情况。首先,需要参考有关文献和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相关研究的指导标准》[6],其关键包含病人手术后6小时以及手术后24小时和手术后72小时的病症总积分情况,得出的得分越高,则表示病人的医治效果越差。
(3)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医治的总效果情况。显效主要表示手术后的36小时之内肛门顺利排气的病人;有效主要表示手术后的36小时到48小时之内肛门顺利排气的病人;无效则表示手术后的48小时之内肛门没有排气的病人,总的医治疗效=“显效”+“有效”的占比之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总结取得的研究数据均录入到SPSS23.0系统里面,计量资料主要用均数±标准偏差()来进行代表,并且用t检验获取护理干预后研究数据的相关差异性,计数资料关键以例数(n),运用c2检验对结果进行获取,P值如果<0.05的情况下,则代表差别具备显著的统计分析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各项指标值的恢复时间
对照组病人手术以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首次的排气时间和首次的排便时间显著要比观察组病人的长(P<0.05),实际的研究数据结果可以见表1。
表1 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各项指标值的恢复时间()
组别 | n | 肠鸣音的恢复时间/h | 首次的排气时间/h | 首次的排便时间/h |
观察组 | 30 | 18.37±3.64 | 26.70±5.40 | 43.33±8.86 |
对照组 | 30 | 22.23±4.25 | 32.33±5.23 | 54.90±10.45 |
t | - | 3.778 | 4.102 | 4.626 |
p | - | 0.001 | 0.001 | 0.000 |
2.2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症状的总积分情况
对照组病人手术后6小时以及手术后24小时和手术后72小时的病症总积分情况要比观察组病人的高(P<0.05),实际的研究数据结果可以见表2。
表2 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手术后症状的总积分情况()
组别 | n | 术后 6 小时 | 术后 24小时 | 术后 72小时 |
观察组 | 30 | 29.77±1.25 | 17.73±6.24 | 6.00±6.07 |
对照组 | 30 | 30.67±0.96 | 22.50±5.50 | 12.17±7.07 |
t | - | 3.128 | 3.141 | 3.628 |
p | - | 0.003 | 0.003 | 0.001 |
2.3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医治的总效果情况
观察组病人的医治总效果明显高过对照组病人(P<0.05),实际的研究数据结果可以见表3。
表 3 对比以及全面分析两组病人医治的总效果情况 [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0 | 23(76.67) | 5(16.66) | 2(6.67) | 28(93.33) |
对照组 | 30 | 9(30.00) | 11(36.67) | 10(33.33) | 20(66.67) |
c2 | - | - | - | - | 6.667 |
p | - | - | - | - | 0.001 |
3.讨论
妇科开展腹腔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疗会造成相关的刺激性,从而造成病人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肠胃的蠕动,增加术后腹胀的产生。术后出现腹胀的关键因素有:首先,手术前麻醉会抑制肠胃的蠕动,手术中肠胃受到刺激而减慢肠胃蠕动,同时手术后运动较少,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和持续的讲话,会将大量的气体吸入体内[7],从而造成肠胃内气体太多以及食物的残渣沉积在腹腔中,这些因素都会一同造成术后出现腹胀的情况。虽说这是一种普遍的并发症,但是假如不及时进行医治,或者长时间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就会造成相关的术后并发症,最后影响创口的愈合,病人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肠道粘连和肠梗阻等情况[8]。因此,临床需要医治和预防围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从而有效的推动肠胃作用功能的恢复。一般而言,腹腔手术治疗后肠胃作用功能恢复的次序是小肠以及胃和结肠。小肠通常在手术治疗后数小时内就可以正常恢复肠蠕动,胃则需要24至48小时恢复,结肠大概需要72小时正常恢复肠蠕动[9]。手术后肠胃功能作用阻碍不但指肠胃动力的缺失,还指肠胃不同位置之间运动欠缺协调,这方面的协调运动需要依靠肠胃神经系统的递质和肠胃肽类激素如胃泌素以及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参与。胃泌素具备刺激胃酸的代谢以及滋润肠胃黏膜等多种生理作用,不但能推动消化酶的代谢,还能直接刺激到肠胃平滑肌的收缩,提升肠胃的蠕动。同时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抑制性肠胃神经的递质,可以有效的抑制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运动,从而刺激幽门括约肌的收缩,进而减缓肠胃的蠕动[10]。
中医学认为,肠胃作用功能的混乱归属于“肠痹”以及“腹疼”和“痞满”[11]等病症的范围。腹腔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会造成脏腑以及肠胃经气的作用失衡。普遍发生肚胀腹疼以及恶心呕吐和发热盗汗以及苔黄舌红苔等病症。首先,在术后早期,病人主要证候为气滞以及腑实证为关键的病症,因此,在医治过程中应遵照“六腑通用”以及“通则不痛”[12]的基本原则,采用理气通腑的方式。次之,因为手术治疗损害了病人的血经络,“离开经络之血,便成为瘀血”[13],血瘀阻滞经络和脏腑,从而影响血气的畅通,因而,使用活血化瘀止血方法药品对于理气通腑和处理肠胃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手术治疗后病人的元气严重损伤,津液耗费比较严重,从而使病人脏腑瘀血加剧。因而,在通腑化瘀的前提下上,扶助正气有利于推动血气的运作。理气通腑汤的药用成分有制大黄和枳实以及乌药和桃仁以及赤芍等,其均具有散热和理气以及祛淤和行气作用。假如仅用一种方式来通腑攻下,必然会损害病人肺腑的正气,若仅扶正补气,则会出现经气郁滞和瘀血不解,从而加剧腑气不通的状况。因此,攻补融合,补泻融合,相辅相成,从而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气,强身而不致邪,最后可以做到令人满意的医治实际效果。
通过本次相关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病人手术以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首次的排气时间和首次的排便时间显著要比观察组病人的长,且对照组病人手术后的症状总积分情况要比观察组病人的高,最后,在医治总效果方面,观察组病人的医治总效果明显高过对照组病人(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妇科开展腹部手术以后有效应用理气通腑汤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相关指标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展开长期的运用以及推广。
总而言之,在妇科开展腹部手术以后有效应用理气通腑汤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各项指标值的恢复时间,同时可以有效的提升病人的医治总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展开长期的运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新裕,刘凤林.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8 (3): 193-195
[2]李梅华,王梅.术前指导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1,17 (3): 237-23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132-133.
[4]杨令娟,张永.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胃肠功能抑制80 例[J]. 陕西中医,2019,25 (11): 987-989.
[5]王承南,夏传格. 厚朴药理作用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21,21:80-81.
[6]门俊玲.探讨临床护理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干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2(6):929- 930.
[7]邓杰,黄丽菊,黄法,等.气压治疗联合小茴香热敷双下肢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0,35(17):115- 116.
[8]余明会.康抚按摩在妇科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8(7):871- 872.
[9]熊军,王尧华.中西医结合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紊乱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9(1):58-59.
[10]王贺玲,李岩,白菡,等. 理气中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12(5):1136-1138.
[11]苗利.理气通腑汤治疗妇科术后排气效果观察[J].陕西中医,2021,32(1):112-113.
[12]刘莉花,陈爱香. 妇产科腹部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21,17(1B):103-104.
[13]奚晓华,杨刚. 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现代概念[J].吉林医学,2021,34(1):127-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