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症状及护理指南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崔思惠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1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它会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了解肾衰竭的症状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至关重要。下面简要介绍肾衰竭的原因、症状,总结相关护理方法,便于大家了解。

肾衰竭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清楚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它的原因多且复杂,主要与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相关疾病有关。下面一一罗列,帮助大家明确肾衰竭的原因。

1.高血压:大家要知道,长期持续高血压会对肾脏血管造成损伤,长此以往,会对患者的肾功能产生严重危害。

2.糖尿病:除了高血压之外,糖尿病也是肾衰竭的高危因素。高血糖会对肾脏的滤过系统造成损害,从而诱发肾衰竭。

3.慢性肾炎:长期肾脏炎症也会对患者的肾脏组织造成损伤,导致肾功能受到影响。

4.多囊肾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会使肾脏形成大量囊肿,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

5.肾结石:相信大家对肾结石并不陌生。如果肾结石未及时治疗,可能阻塞尿液流动,对肾脏造成损害。

 

6.尿路反流:这是一种尿液从膀胱反流回输尿管的情况,可能导致肾脏感染和损伤。

7.肝脏疾病:肝硬化等严重的肝脏疾病也可能会对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影响。

8心血管疾病:心脏疾病可能会减少流向肾脏的血液量,从而影响肾脏功能。

9.长期用药: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比如,非处方止痛药。这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10.严重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这种损伤有可能是暂时性的,也有可能是永久性的。

11.自身免疫疾病: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使肾脏受损,最终引起肾衰竭。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衰竭的症状

    我们想要了解肾衰竭,就要明确其常见症状。肾衰竭的症状如下。

1.乏力疲劳:肾功能受损时,体内废物难以排出,患者可能会感到疲惫不堪。

2.水肿: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说,其体内多余水分无法排出,会导致脚踝、腿部眼睑肿胀。

3.尿量改变:肾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尿量减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

4.尿液变化:由于蛋白质进入尿液,尿液可能变成淡色或者深色,有时候甚至呈泡沫状。

5.恶心、呕吐:肾衰竭患者体内废物积累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容易引起恶心、呕吐。

6.皮肤瘙痒:废物在血液中积聚可能引起皮肤瘙痒。

7.食欲减退:肾衰竭可能导致身体不适,从而影响食欲。

8.贫血:肾脏负责制造红细胞生成素,当其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贫血。

 

肾衰竭的护理指南

对于肾衰竭患者来说,科学的护理模式非常必要。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会结合个体患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程进展。

1.饮食管理:遵循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选择低盐、低蛋白、低钾、低磷的食物,使患者的肾脏负担减轻。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体重监测: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肾衰竭患者的体重监测,定期称体重,记录液体出入量,以便及时发现水肿或脱水的迹象,从而给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

3.血压控制:大家要知道,高血压会加速肾脏病变,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提示患者按医嘱服用降压药。这对控制和改善肾衰竭非常有效。

4.血糖控制:糖尿病是导致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在肾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5.避免肾毒性药物:有些药物可能加重肾脏损伤。比如,非处方止痛药等。针对这类药物,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6.定期检查:肾衰竭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患者要遵医嘱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通过这种方式,评估肾脏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7.适当运动:肾衰竭患者要结合自身病情,养成科学的运动习惯,适当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保障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但要保持运动强度适中,不可过度劳累。

8.心理支持:在肾衰竭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支持非常重要。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难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因而,要呼吁家属参与进来,与护理人员共同配合,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使其积极对抗病魔。

温馨提示

肾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该病对我们的健康危害非常大,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合理的症状识别、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大家要谨记,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以始终遵循医疗团队的个性化建议是关键。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对抗肾衰竭,使这个病远离我们,用心呵护我们的肾脏健康。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