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妊娠剧吐患者的心理护理观察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孕期妊娠剧吐;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焦虑;抑郁;生理指标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怀孕早期常见的严重恶心呕吐对孕妇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构成一系列挑战。表现为恶心欲绝、吐逆、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在糟糕的情况下或许会干扰准妈妈的生活水平,甚至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影响。当前,虽然关于孕期严重恶心呕吐的研究不少,但对于孕妇精神状态的关注仍显不足,尤其在心理健康个性化护理的研究上还远远不够。孕期剧吐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情绪困扰如心情低落和精神压力,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孕期体验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孕期严重恶心呕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合理、高效的护理策略[1-3]。过往的学术研究中,针对孕期严重恶心呕吐的心理支持主要集中于减轻病状和进行健康状况的监测,但对于心理干预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个性化心理健康护理,作为一种创新且成效显著的干预手段,重视个体体质差异,更精准地满足其内在心理需求,为孕期的情绪关怀提供全方位细致入微的照护。因此,通过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观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怀孕期间严重恶心患者情绪状态的缓解效果[4-8]。观察生理指标的变动有助于深入了解心理健康关怀在个体健康状况中的差异性影响。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但现有研究对心理护理对孕期严重呕吐患者身体健康指标影响的全面理解不足。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旨在为孕期严重呕吐的全面护理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探索过程中,需考虑心理关照因人而异的特点,以应对可能遇到的挑战。这样,未来护理实践将更全面地满足病人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本研究旨在提出针对妊娠期严重恶心呕吐孕妇的全方位护理策略,以期增强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通过实施该项目,我们旨在研究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对怀孕期严重恶心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此为未来的护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通过关注孕妇心理健康,有望提升孕期严重呕吐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母婴健康创造更好的环境[9-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研究选取了100位住院治疗的严重孕吐孕妇作为病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将这些病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区间:20-35岁年龄均值:(27.5±3.2)年病程区间:60日以内病程均值:(8.2±2.4)日研究组:年龄区间:22至38岁年龄均值:(29.1±3.8)年病程区间:60日以内病程均值:经过比较研究,两批次患者的医疗基本资料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值大于0.05),所需时间为7.8天至10.5天。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信息宣教:详细阐述孕期严重恶心的可能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法,有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特别强调遵循医生建议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心理支持:提供普遍的心理支持,包括倾听患者的诉苦和忧虑,鼓励他们积极面对问题,同时成立专门的心理援助团队。定期随访:设定固定的随访时间表,以便监控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团体康复活动:组织孕期康复活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与互助,增强团队凝聚力,而未设立专门心理护理课程。家属教育:向病患的亲属提供关于怀孕期间严重恶心的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支持患者。营养指导:制定通用的饮食计划,提示病人按照科学的膳食搭配,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并未特别强调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的饮食要求。
1.2.2 研究组
个性化信息宣教:为每位患者提供根据其特定情况的个性化孕期恶心信息,注重对症状个体差异的认识,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专业心理支持:成立专门心理医疗团队,实施个性化心理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关怀计划。计划包含情绪引导、认知行为治疗等,更贴合患者内心需求。个性化营养指导:制定针对患者口感和胃口的个性化饮食计划,以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旨在确保健康饮食的同时提升患者食欲。实时监测和调整:采用尖端医疗技术,持续监控患者的生命指标及病情变化,快速调整护理方案,确保个体化护理的持续有效性。心理教育课程:开展针对情感调节和抗压能力的心灵成长培训,帮助患者学会更有效的处理技巧,增强心理承受力。群体心理支持:组建康复小组,鼓励患者分享彼此经历与感受,增强团队精神,社交互动同时减轻孤独感。心理干预技巧培训:培训患者掌握自我情感管理和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应对怀孕期间严重的孕期恶心带来的精神负担。家属参与:激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给予关爱与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助力患者更好地应对困难时期。定期个体讨论会:定期举行小型讨论会,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深入探索他们的心理需求,以便对定制的心理关怀计划进行改进和优化。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症状变化
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症状的变化,记录相关的心理评估结果。研究组: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理评估结果,包括情绪状态、自我感觉、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变化。
1.3.2 生理指标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包括体重变化、血压、心率等,评估身体状况。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特别关注与心理症状相关的生理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系统,对神经功能评分等数据进行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用药依从性进行X2检验,并以(n%)表示。评析、处理研究数据,波动性较强(P<0.05)。
2 结果
2.1 心理症状变化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心理症状变化情况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n) | 焦虑水平(分) | 抑郁水平(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50 | 26.8±3.5 | 20.5±2.8 | 21.2±3.1 | 18.6±2.5 |
对照组 | 50 | 25.3±4.2 | 23.1±3.9 | 22.7±3.6 | 21.2±3.1 |
t值 | - | 1.9400 | 3.8293 | 2.2325 | 4.6164 |
P值 | - | 0.0522 | 0.0002 | 0.0279 | 0.0000 |
2.2 生理指标监测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生理指标监测情况评分对比()
组别 | 例数(n) | 体重变化(kg) | 血压水平(mmHg)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50 | 57.8±4.7 | 58.3±4.5 | 122/78±4 | 120/76±5 |
对照组 | 50 | 58.2±5.1 | 59.0±5.3 | 120/80±5 | 118/78±6 |
t值 | - | 0.4078 | 0.7119 | 0.0707 | 0.0598 |
P值 | - | 0.6843 | 0.4782 | 0.9437 | 0.9524 |
3 讨论
通过比较实验组与观察组在心理状态波动和生理状况方面的跟踪数据,我们得出了一系列结果:缓解情绪紧张程度有所降低,不过变化并不明显,而情绪紧张的明显缓解则大幅下降,显示出更显著的改善。心情状况在照护前后的变化不明显,尽管情绪明显改善的情况有所减少,但仍表现出一定的好转。护理之前与之后的体重变动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护理前后的血压值波动微小,未见明显变化。实验组在情绪紧张和忧郁状态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针对个体差异制定的心理健康护理计划对缓解孕期严重恶心呕吐的妇女精神压力具有正面效果。比较组与实验组在体重变化和血压调节上未见明显差异,这或许是因为心理护理主要对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而身体健康的改善可能需要持续的跟踪评估[12-14]。
个体化的心理关怀对缓解妊娠期剧烈呕吐导致的女性心理压力和情绪低落具有显著成效。身体的转变相对细微,需要长期参与及密切监控。将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多种护理方法对孕期严重恶心呕吐患者全面效果的影响。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孕妇个体差异实施细分的关照办法,能显著改善其情绪状态。未来研究应更精确地定义心理护理方法,并探究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技术,以便更有效地满足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求。短期内虽未观察到体重和血压的明显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没有正面作用。未来适宜考虑延长观察周期,这样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心理健康照护对身体健康的潜在益处。针对孕期剧烈呕吐,考虑到其涉及身体和心理的多样性,建议采用全面护理策略[15-16]。
为患者综合考量身心需求,精心设计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能够显著改善其健康状况。研究并未重点分析社会资助的影响。未来的研究能够深入分析,在怀孕期间遭受严重恶心的患者中,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交帮助对其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将社交援助整合入定制化护理计划中,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提升医护人员对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认识与技能,使他们更有效地提供定制化护理服务。优化医院的运营机制,保障每位病人都能够获得细致入微的护理与关注,同时减少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过大增加。建议对怀孕期间经历严重恶心呕吐的病人,进行深入、广泛的心理健康关怀研究,并加强多方协作,以验证其适用性和长期效果,从而提高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样本数量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增加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的统计学效度。孕期严重恶心患者的表现可能随时间变化,短暂的研究可能无法充分了解长期护理的效果。推荐进行长期的观察性研究[17-18]。
本研究未将日常生活方式、社会经济条件等可能影响病患感受和心理状态的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全面考虑这些要素。判断心理状态主要依赖患者的自我叙述,这一过程可能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后续的讨论能够整合精确的数据,例如生物标志物,以进行详尽的精神状况诊断。本研究并未充分探讨人文背景对于个性化护理效果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重视文化多样性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深入研究并不断优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更全面地满足孕期严重恶心呕吐妇女的需求,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吕筱筠,朱丽丽,柏怡,石芳鑫.妊娠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剧吐相关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06):48.
[2]侯俊华.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1):652.
[3]连岩,王谢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12):852.
[4]王志坚,钱隽,吴洁.妊娠剧吐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初步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5(08):47.
[5]戴薇薇.妊娠剧吐孕妇HCG水平与妊娠甲亢综合征的关系[J].现代实用医学,2015(06):152.
[6]焦雪静,郭利洁,梁靖,李文涛.妊娠剧吐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04):105.
[7]徐樱溪,李玉姝,李晨嫣,刘通,王颜蕾,王玉,刘珊珊,邹红锦,单忠艳,滕卫平.妊娠早期甲状腺毒症的临床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12):895.
[8]邢彦君,严红莲.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13):62.
[9]宋志慧,季淑英,张晓欲.妊娠剧吐妇女hCG与一过性甲亢的关系及临床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13(13):52.
[10]李守霞,要跟东,冯海芹,郭丽丽.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5):112.
[11]刘阳,王蕊,冯彩霞.妊娠剧吐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20(11):104.
[12]李凤,鲁海峰,崔冰漪,秦春怡.血清β-hCG和孕酮表达与妊娠剧吐患者甲状腺功能和胃动素相关性[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0(04):89.
[13]陆雯.早孕妇女妊娠剧吐28例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89):52.
[14]单绍艳,仇海华.中药贴敷神阙穴联合温针内关穴治疗妊娠剧吐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02):102.
[15]李晓玲.妊娠剧吐妇女hCG与一过性甲亢的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9):89.
[16]于志艳,刘军.妊娠期甲状腺毒症的诊治[J].世界临床药物,2016(12):89.
[17]孙月萍,高月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河南中医,2013(05):5.
[18]李桂联.高龄经产妇的妊娠结局分析[J].现代医院,2009(10):6.
作者简介:胡畔(1987-),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天宫寺乡辛保庄村,本科,定兴县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妊娠剧吐的心理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