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杨颖亮1 李垠莹通讯作者 赵汉武2 杨仕德3 苏明华4

保山市中医医院 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

目的:探究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因腰椎椎管狭窄症在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均为研究样本,红蓝球分组,对照组35例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术式,观察组35例行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术式。比较手术指标和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用于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

正文


腰椎椎管狭窄症引起因素多样,会引起机体纤维组织不断增生或肥厚,椎管或者神经根管缩短,对神经根产生压迫性,患者腰腿长时间疼痛,伴有跛行和活动困难症状,患者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生活质量低下[1]。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群,对此,临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会建议手术治疗,常规开放手术需对机体椎旁肌过度剥离,出血量较多,术后腰椎功能偏差。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可以对机体脊柱的稳定性进行改善,提高患者活动能力,优化腰椎功能。为分析此种术式的应用价值,本文以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本院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为例,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7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红蓝球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是20/15,年龄55~79岁,均龄(61.27±3.81)岁;病程10~33个月,均数(18.48±3.71)个月。观察组:男:女=18:17,年龄下限54岁,上限80岁,平均(61.30±3.78)岁;病程9~30个月,均数(18.52±3.68)个月。两组病例资料差异甚小(P>0.05)。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或家属签同意书。

1.2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仰卧,全麻,辅助C臂机透析,对患者病变的椎间隙节段进行明确。

对照组: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椎间隙中线和椎弓根内侧缘连接交点上1~1.5cm作观察孔,下侧1~1.5cm作操作口,头端缓慢放置椎间孔镜,尾端切口为操作通道,缓慢放置手术器械,对患者皮肤组织依次切开,剥离器经椎旁肌直至椎板,钝性分离椎板下软组织,射频电刀对黄韧带软组织和椎板加以分离,开窗减压处理,术后合理冲洗创口,注射地塞米松药物10ml,对患者伤口进行缝合。

观察组: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椎弓根内侧椎板间隙缓慢进针,穿刺针置入患者椎板外近关节突部位,妥善放置导管后拔针,进针口作手术切口,长度1cm即可,扩张管扩张通道,退管放置工作套管,缓慢放置脊柱内镜,完成椎板开窗减压和侧隐窝减压处理,对增生黄韧带予以切除,充分暴露出患者神经根和硬膜囊,咬骨钳顺着神经根出口减压处理,扩大椎间孔,对机体神经根的松弛度进行检查,手术完成后,对伤口进行冲洗,同样注射地塞米松,缝合伤口。

1.3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根据Nakai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如果患者腰腿疼痛和跛行症状彻底消除,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表示优,如果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对日常生活基本无消极影响,表示良,患者症状好转,需后续治疗,生活受到影响,需他人辅助,表示可,其余现象表示差。比较优良率。

1.4统计分析

SPSS26.0软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手术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n,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对照组

35

65.08±10.83

54.27±8.45

观察组

35

49.58±7.93

48.56±6.44

t


6.832

3.180

P



0.002

2.2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对照组

35

14

11

6

4

71.43

观察组

35

19

13

2

1

91.43

X2






4.629

P






0.031

3讨论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可以便捷定位,短时间内可以对患者开窗范围进行明确,相比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这一术式操作简单,术中手术器械不会相互碰撞,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与此同时,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操作中,大通道螺旋式外套管直径相对较大,手术视野好,不会过度损伤患者周围组织,术中出血少,可促使患者术后早期病情好转。除此之外,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操作相对简便,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而且这一手术类型极具微创性特征,手术操作范围比较大,减压范围明显扩大,无需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患者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剥离,不会对患者周围组织带来明显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轻,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2-3]。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可以获得理想的开放术式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微创性特征,能够有效改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腰腿疼痛和跛行症状,但是手术操作中,器械持握并不够稳定,视野并不明显,而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可以有效弥补其不足,大大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本文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治疗优良率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表明: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对腰椎椎管狭窄症具有理想治疗作用。

综上,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李存玉.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9):78-81.

[2] 陈日高,周毅,戢文强,等. 经皮大通道内镜下与Wilst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3,20(6):20-26.

[3] 梁旭,吴建临,李雅君,等. Delta大通道脊柱内镜手术减压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河北医学,2023,29(6):983-98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