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的临床影响
摘要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正文
在心内科诊治的患者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占比较高,且以中老年居多[1]。患者的心绞痛可反复发作,在发作时需要及时用药缓解,并立即休息,通常可有效缓解[2]。但该疾病尚缺乏治愈方式,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使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心理负担,对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3]。因此,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着重探析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入组,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2个小组,皆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男/女:15/1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46岁,平均(61.24±4.26)岁。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中男/女:16/9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5岁,平均(61.33±4.19)岁。两组资料差距甚微,(P>0.05)。
纳入标准:(1)确诊冠心病心绞痛,以查体、心电图等检查结果为依据;(2)无意识障碍,可正常沟通;(3)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大躯体、精神疾病;(2)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依据检查结果、医嘱等给予用药护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照护指导。观察组在上述措施外,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即:(1)入院首日,全程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为其安排合适的病房,并介绍相关医护人员、病区设施设备等。由责任护士负责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发病情况、治疗方案、生活方式等,并明确其护理需求,经综合分析后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向患者说明该表的作用、填写方式等,并悬挂于病床床头,在完成护理内容后,由实施人签字确认。(2)入院2~3d,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针对患者的用药方案向其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药效、作用机制、使用目的等,介绍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办法。同时,针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等给予饮食指导,满足其饮食喜好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3)入院4~5d,使用视频、图片等开展冠心病心绞痛宣教,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普及疾病知识。指导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冥想等方式调节心理,保持情绪稳定。(4)入院6d至出院,依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运动耐力等给予运动指导。在出院当天告知患者院外护理注意事项,并提供咨询方式。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健康状况简表(SF-36)相关内容为依据,分高即佳。
1.3.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21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SF-36评分
两组相比,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偏高(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SF-36评分 (±S,分)
分组 | 生理功能 | 情绪健康 | 社交能力 | 角色受限 | 生命活力 |
观察组(n=25) | 74.86±6.72 | 75.95±6.24 | 67.03±6.24 | 74.52±6.56 | 75.68±6.42 |
对照组(n=25) | 63.73±5.25 | 63.86±5.52 | 56.78±5.48 | 67.57±6.27 | 64.85±5.74 |
t | 6.525 | 7.255 | 6.171 | 3.829 | 6.287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偏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n(%)]
分组 | 例数 | 很满意 | 较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25 | 15(60.00) | 9(36.00) | 1(4.00) | 24(96.00) |
对照组 | 25 | 9(36.00) | 10(40.00) | 6(24.00) | 19(76.00) |
X2 | 2.884 | 0.084 | 4.152 | 4.152 | |
p | 0.089 | 0.771 | 0.042 | 0.042 |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常发生于胸部中间、左侧,患者承受的不适感严重,若是处理不及时,可发生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4]。该疾病可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因素诱发,症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对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十分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改善预后,另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本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发现该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偏高,表明该护理方案的效果更为突出。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规范性、科学性,针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制定各个阶段的护理措施,涉及病情管理、认知干预、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使患者可获得全面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实用性、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红梅. 双心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3):413-416.
[2]莫琳勤,李杏,张展,等. 以格林模式为框架的强化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实践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8):1160-1166.
[3]谢冰婵,苏香华,徐若馨,等. 铜砭刮痧对痰浊瘀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5):153-156.
[4]安君.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4):767-769.
[5]陆日娇,杨帆,曾博斯,等.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联合补气通络方外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2021,20(2):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