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一般护理包括哪些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张娇

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 雅安 62530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麻醉是手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但是,麻醉后应该如何护理患者呢?这对护理人员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本文从基础护理、观察与评估、护理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麻醉后一般护理内容进行总结。

基础护理

    手术麻醉类型不同,基础护理方法各异。下面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三个方面简单介绍。

1.针对全身麻醉患者,注意生命体征监测,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如果患者尚未清醒,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约束,以免破坏伤口处敷料,造成污染。此外,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等。

2.对于局麻患者来说,重点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3.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保持平卧,直至肌力完全恢复,不要过早下床走动,以免发生跌倒等意外。

 

观察与评估

    1.意识恢复:完成手术之后,患者会被推入麻醉恢复室,直至麻醉苏醒。该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等到患者的意识恢复后,还会对其呼吸、血压、神志、脉搏等进行监测、记录、评估,便于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心律不齐等,给予相应处理。

2.呼吸道管理:当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时,我们要对其呼吸道进行观察,确保气道通畅。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取吸痰、辅助通气等方式,预防气道梗阻,规避各类不良问题。

3.疼痛管理: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疼痛,护理人员要结合病情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进行镇痛处理。在疼痛管理中,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方式应用普遍,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这对康复有益。

4.预防感染:术后患者存在切口感染风险,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切口部位进行观察,评估是否存在发热、渗液、红肿问题,并及时处理。此外,护理期间还会关注外部环境、患者的手卫生情况,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技巧

    1.体位指导:患者自全身麻醉中苏醒之后,取头高脚低位,使其保持舒适卧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脊柱手术患者来说,该体位不适宜,护理人员要结合个体患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早期活动:实施麻醉手术后,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不要长时间卧床,否则可能造成肌肉萎缩,或者引起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不利。

3.并发症处理:恶心、呕吐、高血糖、低血糖等并发症在麻醉术后患者中非常普遍。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做好追踪,明确患者的症状、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确保麻醉过程更加顺利。

4.伤口护理:麻醉后伤口护理同样重要。在护理过程中,结合个体患者情况,对伤口敷料进行定期更换,并对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使伤口能够尽快愈合。

5.饮食指导: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在麻醉后很常见,护理人员要结合个体患者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使患者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普通饮食,还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此外,还要确保患者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不良反应及问题。

6.心理护理:麻醉后患者还可能存在情绪波动,难免会遇到焦虑、抑郁等问题。在护理工作中,注意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康复不良情绪,配合麻醉后各项护理操作,加速患者康复。

7.复查随访:麻醉后患者需要一个长期康复过程,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麻醉护士要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康复情况,结合个体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保障患者的预后。

 

注意事项

    麻醉护理工作固然重要,还要明确相关注意事项,规避麻醉护理中的各类不良问题,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更多麻醉知识,并在饮食、用药、活动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

2.在麻醉后恢复期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使其得到充分休息,而患者尽量不要从事体力活动,以免影响术后恢复。

3.注意筛查术后并发症,加以预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以免发现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当,导致并发症加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安全。

4.在麻醉护理工作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麻醉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温馨提示

    麻醉护理直接关乎患者的康复及安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根据麻醉类型,严格落实基础护理,并从意识、呼吸道、疼痛、感染预防等方面加强观察和评估,从体位护理、早期活动、并发症处理、伤口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复查随访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导,明确麻醉术后护理工作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尽早康复,保障其安全。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