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管理模式
正文
引言: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护理实验室是教学活动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护理实验室管理,可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因此,需要应该从课程改革背景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中,为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也为学生参与护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供支持。
一、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高等院校在实验室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的制度支持。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等院校在护理实验室管理中,没有根据实际管理需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根据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导致实验室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同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实验室管理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很多高等院校还是以传统的模式进行实验室管理,没有根据实际环境的发展变化,持续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导致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后,严重与实际管理需求不符[1]。
(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但是,当前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管理重视不足,没有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没有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导致护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同时,部分高等院校对实验室管理人才培训和教育重视不足,没有根据实验室管理环境的变化,加强管理人才培训和教育,导致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的实际需求[2]。此外,很多高等院校的实验室管理都由专门的教职工负责,没有将学生纳入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也就没有对学生开展实验室管理培训工作,这也就导致无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有待增强
在开放式护理实验室自我管理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为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建立提供支持。当前,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实验室工作主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意识降低。一方面,教师对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重视不足,没有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这就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无法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也没有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培训活动,学生对实验室自我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也就无法提升。
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高等院校在建立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管理需求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高等院校需要对当前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详细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管理制度完善工作,通过制度规范的方式为这些具体问题的防范和解决提供制度支持[3]。同时,高等院校还需要对开放式护理实验室需求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开展护理实验室自我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在此基础上,从学生自我管理的实际要求出发,充分了解学生自我管理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建立以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为主的完善管理制度,为学生实验室自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支持。在管理制度中,需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管理场地、时间、人员、管理标准等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安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管理人员,确保能够及时找到具体负责人。
(二)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的人才队伍
高等院校在构建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培训,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实验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高等院校需要对学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展开培训,通过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室管理能力,为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支持。在开展培训活动过程中,学校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完善的课程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增强学生的实验室管理专业能力,确保学生自我管理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工作顺利开展[4]。同时,学校还需要聘请专家开展专业的实验室管理讲座,引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学生加强实验室自我管理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培训工作绩效考核运用到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中,对学生的培训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在详细了解绩效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激励,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室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和教师也需要在详细分析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实验室管理工作,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能力,为学生自我管理实验室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三)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高等院校在开展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时,还需要从各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开放式护理实验室工作中,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支持。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室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参与实验室自我管理对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积极性[5]。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还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构建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教师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方式,激发学生的实验室管理意识。同时,学校还需要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度讲解宣传工作,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室管理的具体状况,为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提供指导。
三、结束语
在开放护理实验室管理中,由于管理工作日渐复杂,管理任务较重,高等院校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为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提供支持。因此,在高等院校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中,教师需要从课程改革目标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要想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就需要根据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需求,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学生专业管理能力培训,为实验室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构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丽微,张超美,唐玉荣,等.开放护理实验室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 2019(2):11-12.
[2] 孔凡玲,牟栖霞.探究"学生自我管理"的半开放式护理实训室管理模式[J].大学, 2020(27):19-20.
[3] 江程芳.自我管理下的赋能教育用于开放式护理实训中的作用[J].东方药膳 2020(2):7-8.
[4] 王晓琴,魏梅,苏淑贤.学生参与开放式实验管理教学的效果探讨[J].现代护理, 2019(2):25-26.
[5] 戚春玲.开放护理技能中心对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 2020, 000(012):274-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