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葛根汤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中医辨证;老年糖尿病;黄芪葛根汤;临床疗效
正文
糖尿病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群体较为不利,如果未能够及时控制血糖就很容易引发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学者提出,为了避免长期使用西药引起毒副反应可为患者使用黄芪葛根汤治疗,该汤方包含了生黄芪、何首乌等,能够补气健脾,扩张血管,改善胰岛素水平,从而降低血糖[1]。中医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辨证类型加减用药,则能够进一步增强药效,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保障[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了36例存在糖尿病的老年病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18)男11例、女7例;年龄60-89岁,平均(74.67±4.29)岁;病程1-9年,平均(5.35±0.27)年。观察组(n=18)包括12例男性患者与6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74.88±4.36)岁;病程在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49±0.34)年。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二甲双胍(北京京丰制药集团;H20123202;0.25g;0.50g/次,2次/d)、格列吡嗪(淄博万杰制药;H20046427;5mg;5mg/次,1次/d)。
观察组:予以患者黄芪葛根汤(生黄芪、葛根各30 g,太子参、何首乌各20g,枸杞子、当归、赤芍、山萸肉各15g,升麻、甘草、防风各10g),阴虚热盛证者加麦冬、玄参、黄连各10g,生地黄5g;口干舌燥者加知母、麦冬各8g,玉竹5g。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倦怠乏力、多食易饥等,计分0分(无症状)-6分(严重症状),积分降低≥70%为显效;降低30%-70%为有效;降低<30%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行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为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通过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 n | 时间 | 倦怠乏力 | 溲赤便秘 | 口干舌燥 | 口渴喜饮 | 多食易饥 |
对照组 | 18 | 治疗前 | 5.02±0.36 | 4.87±0.29 | 5.16±0.54 | 5.05±0.38 | 4.97±0.33 |
治疗后 | 2.38±0.20 | 2.12±0.15 | 2.47±0.13 | 2.06±0.18 | 2.32±0.21 | ||
t值 | 8.024 | 5.139 | 9.659 | 11.027 | 7.264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
观察组 | 18 | 治疗前 | 5.05±0.38 | 4.89±0.31 | 5.05±0.56 | 5.11±0.40 | 5.01±0.35 |
治疗后 | 1.52±0.13 | 1.46±0.12 | 1.09±0.10 | 1.35±0.15 | 1.19±0.12 | ||
t值 | 13.326 | 16.028 | 18.457 | 15.264 | 15.302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
t治疗前组间值 | 0.326 | 0.205 | 0.154 | 0.329 | 0.360 | ||
P治疗前组间值 | 0.528 | 0.634 | 0.498 | 0.724 | 0.362 | ||
t治疗后组间值 | 6.302 | 5.128 | 8.657 | 5.932 | 4.027 | ||
P治疗后组间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较对照组高,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对照组 | 18 | 7(38.89) | 6(33.33) | 5(27.78) | 13(72.22) |
观察组 | 18 | 13(72.22) | 4(22.22) | 1(5.56) | 17(94.44) |
χ2值 | - | - | - | - | 4.305 |
P值 | - | - | - | - | 0.038 |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指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糖尿病,通常起病较隐匿,日常生活中难以发现,并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具有一定治疗难度。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常对此类患者采用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其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4]。但有报道指出,长期使用西药治疗在药物代谢方面存在不足,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最终疗效,可考虑转向中医治疗[5-6]。在治疗糖尿病的中医汤药中,黄芪葛根汤脱颖而出,可补脾肺元气,降低血糖血压。并且,按照中医辨证使用可以更好地调节血糖,使患者的机体状态更加稳定。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偏低,治疗总有效率偏高。黄芪葛根汤中的生黄芪可补气升阳、托毒生肌,葛根可扩张冠状动脉、抗氧化、降低血糖,太子参可益气健脾、补益阴气,何首乌可增强免疫、抗动脉粥样硬化,当归可补血活血、调节免疫,诸药合用能够在较大限度上补气健脾、排毒排脓、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稳定患者的病情。结合中医辨证方法,还可以进一步调理肝经、肾经,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按照中医辨证采用黄芪葛根汤进行治疗的总体疗效较为满意,并且有利于患者相关症状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林秀明,张玲梅,赵与洋.黄芪葛根汤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23):63-65+73.
[2]陈炜.黄芪葛根汤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4):26-27.
[3]唐冰霜.黄芪葛根汤加减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脂联素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02):120-123.
[4]韩圆圆.黄芪葛根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184-185.
[5]王凌,刘海英,刘芳洁.黄芪葛根汤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新中医,2019,51(09):11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