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输液治疗的综合护理方案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邱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急诊留观室(输液大厅) 550004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综合留观病房输液诊疗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急诊综合留观病房实施输液诊疗的患者研究,总例数60例,按Excel表格分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比较指标:心理健康水平、并发症率、护理质量、满意度、睡眠质量。结果:①心理健康水平:观察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率(静脉炎、穿刺位疼痛与感染)较对照组低(P<0.05);③护理质量:基于临床操作、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等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100%(30/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⑤睡眠质量(PSQI):观察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等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综合留观病房输液诊疗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心理健康,改善睡眠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优化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

急诊;综合留观病房;输液诊疗;综合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正文


急诊综合留观病房为医院重要而特殊科室,重点对医院各科室临床输液、医疗咨询等工作进行负责[1]。同时,因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病情复杂、病因多样化,易诱发疾病突变,不仅使患者萌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且大大增加护理人员的输液工作量[2]。有研究指出,静脉输液能够缩短疾病诊疗周期,效果显著、起效迅速,然部分病例(如婴幼儿、老年人等)由于血管条件欠佳,在静脉输液时常常会出现穿刺失败、针头脱出等问题,影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医疗纠纷发生几率,因此,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极为重要[3]。常规护理局限性较大,无法满足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综合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上实施改进、创新的新型护理模式,其视患者为核心,全方位满足其护理需求,于急诊综合留观病房中逐渐推广[4]。本研究对20221~20231月收治患者实施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1~20231月于我院急诊综合留观病房实施输液诊疗的患者研究,总例数60例,按Excel表格分组。对照组:男/=18/12,年龄20~7045.03±3.36)岁;观察组:男/=17/13,年龄23~7045.53±3.32)岁,两组基线数据对比(P0.05),具可比性。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

纳入标准:(1)纳入对象均入住急诊综合留观病房;(2)患者、家属同意,并自愿参与研究;(3)留观时间>3d;(4)具备静脉输液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1)肝肾肺器质性病变;(2)伴恶性肿瘤、精神疾病;(3)急腹症;(4)遵医行为较差;(5)意识模糊;(6)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

对照组:依据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护理常规展开干预,入院后积极评估患者一般状况;与医生一同实施急救;带领家属缴费,办理相关入院手续;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强化镇痛镇静及抗感染等基础护理;开展必要的健康宣教。

观察组:①组建综合护理服务团队: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同时施行轮岗值班制,施行24h监护,防范空岗时间段引起不必要的延误,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②完善、健全护理管理机制:结合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护理工作流程完善相关护理管理机制,强化基础护理,优化各护理细节,规范护理操作,使迅速、沉着、冷静等理念贯穿于护理全程。严格限制家属探视时间,重视质量风险监管,对于重点时段、环节予风险监管,营造温馨、舒适病房环境,降低护理风险事件。③强化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明确其职责范围: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会,培训后实施考核,内容包含晨交班提问、试卷考核等,操作培训重点是对静脉通路的选择及维护,邀请院内静脉输液治疗专业组人员至科室展开培训、床旁指导,采取培训者培训模式,以点带面,迅速覆盖全员。④增强心理疏导:急诊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常会萌生出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强化与患者、家属沟通,借助沟通技巧实施有效沟通,明确患者心中顾虑及不良情绪后实施针对性疏导,满足合理需求,减轻焦虑、恐惧等情绪。同时,鼓励家属关心、理解患者,予其情感支持,感受源于社会、家人的关心,提高归属感。⑤建设静脉输液治疗支持体系:a合理为患者选择静脉输液通路:依据患者病况、静脉输液时间及输注药物性质等选择静脉治疗工具。针对循环不平稳,需大量补液及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者,经医生于B超引导下放置CVC;针对高龄、外周血管条件较差,需输注肠外营养者,可采取三方协商沟通模式,在患者、家属同意后置入PICCb贴合急诊科工作特征改进、完善静脉治疗会诊路径。成立置管专业人员会诊群,便于输液治疗存在问题时得到专业指导。⑥持续质量改进:详细记录留观病房中信息,严格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提高记录水平,由责任护理人员管理每日护理记录,护士长定期检查,指导、纠正护理记录中不足,实现持续质量改进。

1.3观察指标

    ①心理健康水平。参照SASSDS量表评价焦虑、抑郁,临界分对应50分、53分,分数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②并发症。统计并记录2组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位感染、疼痛等。

③护理质量。以护理部自制量表评价,包含临床操作、沟通技巧、服务态度、风险管理,各项分数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④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价,行百分制评分,主要有很满意(>90分)、满意(75~89分)及不满意(<74分)。

⑤睡眠质量。依据PSQI量表评价,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及睡眠障碍等,分数0~21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具更低的睡眠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SPSS25.0软件开展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c2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1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分

组别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30

53.68±4.55

42.03±2.25

55.29±3.14

40.10±2.21

对照组(n=30

53.72±4.31

48.08±3.31

55.10±3.20

46.39±2.30

t

0.035

8.279

0.232

10.801

P

0.972

0.001

0.817

0.001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比较n%

组别

静脉炎

穿刺位感染

穿刺位疼痛

总发生率

观察组(n=30

00

00

13.33

13.33

对照组(n=30

310.00

26.67

26.67

723.33

c2

--

--

5.192

5.192

P

--

--

0.023

0.023

2.3护理质量比较

基于临床操作、沟通技巧、服务态度、风险管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护理质量比较,分

组别

临床操作

沟通技巧

服务态度

风险管理

观察组(n=30

22.77±2.15

22.63±2.30

23.05±2.18

22.96±2.36

对照组(n=30

19.10±3.31

19.18±3.18

19.78±1.09

19.45±1.15

t

5.093

4.815

7.348

7.32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4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18120,对照组很满意:满意:不满意=15105,前者高于后者(P0.05),见表4

4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30

1860.00

1240.00

00

30100

对照组(n=30

1550.00

1033.33

516.67

2583.33

c2

--

--

--

5.455

P

--

--

--

0.020

2.5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5睡眠质量比较,分

组别

睡眠时间

入睡时间

睡眠障碍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30

2.05±0.33

1.12±0.25

1.98±0.26

1.10±0.18

2.02±0.24

1.03±0.24

对照组(n=30

2.08±0.40

1.85±0.31

2.01±0.30

1.67±0.20

2.05±0.16

1.58±0.28

t

0.317

10.040

0.414

11.603

0.570

8.167

P

0.753

0.001

0.681

0.001

0.571

0.001

3讨论

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收治患者多病情复杂、进展迅速、护理风险高,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及投诉事件,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探索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5-6]。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中重要环节,具直接性、连续动态性及技术性强等特点,在实际的医院诊疗期间,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频率较高,于患者预后改善、机能恢复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7]。随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对急诊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成为临床重点热议课题[8-9]。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心理健康水平、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较对照组高,并发症、PSQI较对照组低,说明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综合护理具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可改善不良情绪,纠正睡眠状况,降低并发症,维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与周娜等人研究结果一致[10]。综合护理具全面性、系统化特征,能够依据患者生理、心理等个体差异实施护理干预,改善不良情绪,防范并发症。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完善护理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综合水平,进而提升总体护理质量;强化患者心理疏导,予言语、精神鼓励等,耐心答疑,减轻焦虑、恐惧等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满意度;营造温馨、安全的养疗环境,并强化静脉输液治疗支持体系,提高质量监管力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同时优化排班制度,降低护理人员由于劳累而引发的护理风险[11]。此外,综合护理注重出院指导,经电话、微信群等获取患者居家康复信息,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指导,全方位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患者预后。

综上,急诊综合留观病房输液诊疗采取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心理健康,改善睡眠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优化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斌蓉,童宇平.SBAR沟通模式改善急诊留观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的效果[J].护理研究,2022,36(23):4281-4286.

[2]苏彩恋,黄燕芬.观察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留观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0):1907-1910.

[3]董珂敏.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留观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22,46(14):1743-1745.

[4]林爱钦.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创伤骨科留观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05):915-917.

[5]张建霞,张梦杰,李宁,急诊综合留观病房患者中心静脉治疗的护理专案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2,37(06):50-53.

[6]李静.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联合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留观患者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330-331.

[7]周伟丽.情感支持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诊留观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29(11):145-146.

[8]王莉,李大能,朱文婷,.PDCA循环法在改善急诊留观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8):1306-1308.

[9]沙美容,谭小梅,刘彩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5):838-840.

[10]周娜,周娟,王欣,.PDCA循环管理在患者急诊留观安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03):155-157.

[11]孙秀芹.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诊留观室静脉输液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06):494-4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