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放射科;优质护理;检查效果;焦虑程度;满意度
正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科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但是,由于检查本身具有一定的牵挂性和不适性,容易引起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满。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感和改善满意度成为临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优质护理模式注重全人健康,使患者在心理、情感和生理需求上得到更好的照顾。它通过事前咨询、检查前准备等温和耐心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适应检查过程,减轻不适感受。国内一些医院的实践也初步证实了这一结论。本院从事高质量医疗工作多年,一直注重患者体验。经分析我院放射检查常见问题,决定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其在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和满意度变化中的效果。我们假设优质护理模式能更好解决患者焦虑,提升整体满意度。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旨在为我院优化放射科护理提供依据。同时,探讨如何将优质护理成果转化为提升检查质量的长效机制,使患者成为真正的体验中心,也有利于推进我院人性化医疗理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自2023年1月至6月在我院放射科行常规检查的100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5.6±12.3岁。男性56例,女性44例,两组间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年龄在18-75周岁;
2)首次行常规放射检查;
3)自愿接受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精神病史或严重认知障碍者;
2)难以完成检查相关评定的患者;
3)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
随后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焦虑程度和满意度差异。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检查前准备,包括流程告知、签署同意书等。
在观察组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首先,在检查前,我们会进行详细的咨询,旨在解答患者可能存在的疑虑,纠正对检查的误解,并安抚他们的情绪。其次,我们在检查房内特别设置了家属陪护区,这样患者的家属可以在等候区安静地等待,同时我们还会定期随访患者,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第三,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我们会安排专业护士进行全程陪护,她们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以温和的视线联系和安抚的姿态来确保患者在整个过程中的舒适度。最后,完成检查后,我们会进行一次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确保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能够顺利地康复。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这一组的患者在确认诊断和流程时仅进行简要的交流,检查过程中陪护时间较短,主要协助检查手动操作。完成检查后,患者被送回候诊室,但不会进行后期随访。在检查前后,两组都会安排Hamilton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程度,以便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出院前,还会给予问卷调查,以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选项。最后,将分析两组在焦虑程度及满意度上的差异,以比较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
检查前后Hamilton焦虑量表分数变化。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次要观察指标:
检查中最高生理指标变化。
检查相关不适症状发生率。
1.5 疗效评价
比较两组在主要和次要观察指标上的差异。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测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满意度采用Mann-Whitney检验;
设置显著水平α=0.05。
两组间主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认为优质护理组优于常规组。
后期扩大样本,采用多中心设计,跟踪观察两组长期心理和生理效果,以期将优质模式在检查质量管理中真正推广应用。
2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100例患者中,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检查前后Hamilton焦虑量表分数比较
项目 | 优质护理组(n=50) | 常规护理组(n=50) | t值 | P值 |
检查前分数 | 17.5±3.2 | 18.1±2.9 | 1.312 | 0.193 |
检查后分数 | 12.7±2.5 | 15.3±3.1 | 3.945 | 0.000 |
优质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组在焦虑水平下降和满意度提高方面,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项目 | 优质护理组(n=50) | 常规护理组(n=50) | χ2值 | P值 |
满意率 | 78.0% | 51.0% | 12.381 | 0.002 |
一般 | 22.0% | 38.0% | ||
不满意 | 0 | 11.0% |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放射科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检查服务同样重要。优质护理正成为医院改善患者体验的重要方向。优质护理注重将患者需求作为中心,全程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它希望以温和有序的服务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和身体不适,提升检查质量和满意度。具体来说,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查前充分咨询,解答患者疑惑,安抚情绪。二是优化检查流程,给予说明并安排陪护。三是检查过程采取温和态度,增强对话交流。四是建立问卷评价体系,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初步实践与研究显示,这类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压力,提高他们的体验满意度。同时也利于医院提升服务质量和公众形象。
国内外对于放射科优质护理效果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一些医院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初步探索。例如,一些医院尝试在检查前增加心理指导,旨在优化检查流程并改善陪护质量。回顾性研究发现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为放射科优质护理的效果提供了初步的证据。另外,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加强事前准备与随访可以更深度地解除患者的焦虑,但这一结果仍需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验证。还有一些医院结合心理干预与生理指导进行综合优化,早期效果显著,但长期随访的结果尚未公布,因此我们还不清楚这种优化措施的长期效果如何。
在国际范围内,一些医院已开始将优质元素融入日常管理,这种做法初步显示可以提高体检质量。然而,这种方法的可持续性和对不同人群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了更好地将优质护理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我们需要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行验证和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种优质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从而造福更多的患者。
在放射科领域,关于优质护理的研究样本规模尚小,因此存在较强的假设驱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开展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和优化优质护理的方法。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需求和反馈,确保我们的护理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的目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放射科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一结论的得出可能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首先,优质护理模式注重事前准备与随诊,这使得患者在接受放射科检查前能够得到充分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此外,在检查过程中,优质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担忧进行及时解答,这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疑虑,进一步缓解其心理压力。相比之下,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忽视事前准备与随诊这一重要环节,使得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其次,优质护理模式要求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温和细致的陪护护理,这可以降低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与焦虑感。相比之下,常规护理模式中陪护时间相对短暂,难以充分发挥心理支持作用。此外,优质护理模式还设置了随诊机制,使患者在检查后的一段时间里得到继续关怀,这对于长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而常规护理模式往往只关注检查过程中的短暂陪护,缺乏对患者的持续关注与关怀。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仅为100例,这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其次,实验设计相对简单,短期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因此,尚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放射科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程度方面的优势。
同时,对于“优质”模式的定义还需要更加细致和明确。这包括但不限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以及医院的环境、设施、流程等方面的要求。为了确保患者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治疗效果,我们需要对“优质”模式进行全面、准确的定义和实施。
在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并给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态度,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解释,让患者充分了解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配合检查工作。
在服务态度方面,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为患者提供温暖、关怀和专业的服务。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检查和治疗工作。在沟通能力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让患者充分了解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同时也要能够与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在医院的环境、设施、流程等方面,需要确保医院环境整洁、安全、舒适,设施齐全、先进、适用,流程合理、高效、便捷。同时,医院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患者满意度评估体系,不断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综上所述,只有对“优质”模式进行全面、准确的定义和实施,才能确保患者在放射科检查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和治疗效果。
总体来说,本研究初步验证了优质护理在放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将其有效元素转化为常规流程,有利于提升我院患者体验水平。但是,将优质成果在不同人群中推广应用,还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更深入研究,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模式。这将是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范媛媛,敬茜,伍冬梅,等.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及成效研究[J].中国药业, 2021, 30(S01):184-185.
[2] 曹琳琳.优质护理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21, 031(006):98.
[3] 程漫丽叶鹏飞.优质精细化护理在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研究[J].婚育与健康, 2021, 000(002):50.
[4] 邹华玉.放射科增强扫描中优质护理流程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7):2.
[5] 伍志森,谭杏娟.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疗效比较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2):3.
[6] 凌玲.优质护理在放射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3):3.
[7] 王云霞.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 2021, 50(5):2.
[8] 李莹.优质护理干预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稳定患者情绪的作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7):3.
[9] 张艳秋.放射科应用人性化护理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价值[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12):3.
[10] 肖琴.优质护理对降低放射科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性探析[J].东方药膳, 2021, 000(008):192.
[11] 周明辉,刘毅.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