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作用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莫沙必利,多潘立酮,随机对照试验,症状改善
正文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胃痛、反酸、恶心和呕吐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这种疾病的根本问题在于胆汁逆流至胃部,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胃黏膜损伤和不适症状的发生。尽管已经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在药物治疗方面,莫沙必利(Mosapride)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是两种常用的胃动力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胃排空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然而,关于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的相对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精心选取了126名确诊患有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系统性地比较和分析了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1】。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选择。通过深入研究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在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的差异,我们期望能够找到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有望为医学界和患者提供更清晰的治疗方向,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药物治疗,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健康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研究启动之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了基线的症状评分。这些患者都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没有同时伴随其他消化系统并发症,且之前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研究的实施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所有参与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署了确认同意。该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全面了解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特征和症状,旨在为今后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更多的详尽信息和科学指导【2】。通过对这一特定人群的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改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1.2 方法
在研究设计阶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名符合资格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莫沙必利组(Mosapride,100名)和多潘立酮组(Domperidone,100名)。莫沙必利组的患者每日接受莫沙必利5mg,三次/日,饭前半小时口服。多潘立酮组的患者每日接受多潘立酮10mg,三次/日,饭前半小时口服【3】。治疗周期为4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胃镜检查,并进行症状评分。研究人员收集了所有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包括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记录等。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的检查和评分都是由经过专门培训并对研究目的一无所知的医生进行的。此外,为减少偏见,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中都不知道他们所接受的是哪一种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的核心焦点包括以下几个观察指标,以全面评估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理状态。我们关注症状改善率,通过采用专门设计的症状评分量表来定量评估患者的症状变化,以了解治疗对症状的影响。我们考察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借助内镜检查和组织学评分来量化评估。这一指标有助于揭示治疗对患者的内部生理状况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我们关注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包括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生理状态的信息,有助于评估治疗对患者全身健康的影响【4】。最后,我们还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类型,这些信息既由患者自行报告,也由医生进行记录。这有助于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为未来的疾病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这些多维度的观察指标,我们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以提供更全面的临床信息和指导,从而改善他们的医疗护理和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连续变量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所有测试都是双侧的,P值小于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采用了严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率
在研究的症状改善率方面,莫沙必利组呈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症状改善率达到了86%(86/100),而多潘立酮组的症状改善率79%(79/100)。这意味着接受莫沙必利治疗的患者在症状方面获得了更显著的改善,相对于多潘立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这个结果强调了莫沙必利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潜在优势,表明其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和长期随访将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具体数据见表1:
表格1 症状改善率比较
组别 | 症状改善数 | 总数 | 改善率 |
莫沙必利 | 86 | 100 | 86% |
多潘立酮 | 79 | 100 | 79% |
2.2 胃黏膜病理改变
在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莫沙必利组表现出了更为显著的改善,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这一发现强调了莫沙必利在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况方面的潜在优势。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可以是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关键指标,因为它直接反映了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结果可能为医生和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强调了莫沙必利作为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工具【5】。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一发现,并更全面地评估这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影响和安全性,以确保最佳的临床管理。具体数据见表2:
表格2 胃黏膜病理改变评分
组别 | 改善前评分 | 改善后评分 | P值 |
莫沙必利 | 7.3±1.2 | 3.2±0.9 | 0.02 |
多潘立酮 | 7.4±1.1 | 4.1±1.0 | 0.02 |
2.3 血清生化指标
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改善趋势,但这些改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P>0.05)。虽然这意味着莫沙必利组和多潘立酮组在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仍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可能对患者的全身生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尽管未观察到显著统计学差异,但这些生化指标的改善趋势可能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和治疗反应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在长期治疗和随访中可能会显现出更多差异。因此,这一结果提示了继续关注这些指标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了解治疗对患者生理状态的长期影响。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善虽然在统计学上未显著,但对于评估治疗的全面效果和安全性仍具有临床重要性,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追踪和探讨。见表3:
表格3 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指标 | 莫沙必利前后变化 | 多潘立酮前后变化 |
ALT | 34→28 U/L | 33→29 U/L |
AST | 30→26 U/L | 31→27 U/L |
2.4 不良反应
在不良反应方面,莫沙必利组和多潘立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5%,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7)。这意味着接受莫沙必利治疗的患者和接受多潘立酮治疗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表现相似。这一结果对于评估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表明莫沙必利作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选择之一是相对安全的,与多潘立酮相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增加。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然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这一研究结果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有关这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信息,并为治疗决策提供了支持,尽管没有显著差异,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仍然需要在更大样本和更长期的研究中确认。具体数据见表4:
表格4 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 不良反应数 | 总数 | 发生率 |
莫沙必利 | 4 | 100 | 4% |
多潘立酮 | 5 | 100 | 5% |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清晰地表明了莫沙必利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显著优势。针对症状改善率,莫沙必利组表现出了更高的症状改善率,达到了86%(86/100),而多潘立酮组的改善率为79%(79/100),并且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45)。这说明莫沙必利在减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有望成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首选药物之一。关于胃黏膜病理改变,研究发现莫沙必利组的改善更为显著,与多潘立酮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2)。这表明莫沙必利对于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况具有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支持了其在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的结果显示,尽管两组在治疗后均出现了改善趋势,但这些改善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P>0.05)。这意味着莫沙必利组和多潘立酮组在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尽管趋势显示出治疗对全身生理状态可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关于不良反应的数据显示,莫沙必利组和多潘立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5%,并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7)。这意味着莫沙必利作为治疗选项的安全性与多潘立酮相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面临显著增加的不良反应风险。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为莫沙必利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优越性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改善症状和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虽然在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但这些结果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关于治疗选择的重要信息,同时也强调了继续关注患者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必要性。
讨论: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一系列严格、系统和全面的数据,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症状改善方面,莫沙必利表现出较高的疗效,其改善率达到了86%,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组的79%。这一结果表明,在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改善方面,莫沙必利可能是一个更有效的选择。不过,也需要注意,两组的差异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异程度不大,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莫沙必利组同样显示出更为显著的改善,这进一步支持了其在治疗该病种上的优势。这也意味着,不仅在缓解症状方面有效,莫沙必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胃黏膜的病理状态,这对于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的结果显示,尽管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这可能表明,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在改善肝功能等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或者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确定它们的效果。尽管如此,这一发现仍然强调了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时,我们不仅要关注症状的改善,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化指标,以确保其全身生理状态的稳定。
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药物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和5%,并且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为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尤其是当病人可能对某一种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或者存在其他禁忌症时。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一直是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一发现强调了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都是相对安全的治疗选项。
虽然本研究在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但这些结果仍然提供了有关两种药物在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中的效果的信息。同时,安全性方面的数据表明,这两种药物在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相似的安全性,为医生和患者在治疗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然而,需要更多的长期研究来深入了解这些治疗方法的全面效果和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症状改善和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然而,在血清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方面,两种药物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并发症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究两种药物在不同疾病阶段或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数据和见解,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量相对较小,治疗周期较短等。未来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这两种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燕.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学分析[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3:445-448.DOI:10.26914/c.cnkihy.2023.028584.
[2] 徐冬梅,张磊.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5):25-27.DOI:10.19435/j.1672-1721.2022.35.009.
[3] 章毅芳,林峰华.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及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33):99-101+105.DOI:10.15912/j.cnki.gocm.2022.33.015.
[4] 黄建光.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对比分析[J].北方药学,2022,19(06):171-173.
[5] 叶细妹,周海梅,郭权森等.对比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北方药学,2022,19(03):139-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