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双模式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赖静

于都县人民医院 342300

摘要

目的:评价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双模式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研究区间选自2022年1月~2023年11月,观察对象为肺结核患者,筛选出9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双模式健康教育)和观察组(焦点式心理干预+双模式健康教育)各4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分值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评分均明显更高,统计结果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护理期间实施焦点式心理干预联合双模式健康教育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其生活水平,还能科学调节其负面情绪,增加患者的认知程度,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

焦点式心理干预;双模式健康教育;肺结核;护理效果;满意度

正文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通常会影响肺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脏器。肺结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一旦感染表现为长期反复性咳嗽、咳痰、胸痛、体重减轻、乏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结核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肺结核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虽然现阶段,有关肺结核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还需要在治疗期间加强有效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和指导,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掌握有效的防控手段,进而降低疾病复发,远离传染病的侵害[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为主体展开调查,旨在分析焦点式心理干预和双模式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和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1月,从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抽选出92例为目标展开调查,按照随机双盲法均匀分组,对照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区间28~72岁,平均(50.11±4.29)岁,病程3个月~5年,均值2.41±0.23观察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区间28~74岁,平均(51.44±4.38)岁,病程4个月~5年,均值2.44±0.22年。2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优异的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纤维支气管镜和肺部X线、CT等检查确诊;年龄>25岁;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传染病;合并慢阻肺、呼吸衰竭、哮喘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史;肝、肾脏器功能不全者;药物过敏体质;凝血机制障碍;听觉、视觉、语言功能障碍;智力、精神异常者;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双模式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正确评估患者的认知、家庭背景、病情和个人病史等,根据实际情况以传统的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宣传材料,配合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新兴科技手段,来进行信息传递和健康知识普及,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病理机制、诱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告知患者日常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用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按时复查,遵从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康复计划,鼓励患者大胆倾诉内心顾虑和想法,与患者建立信任、友好关系,认真倾听并提供疾病指导,总结和分析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展示既往防治良好的病例来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学习和了解更多的防治知识,如日常防护、按时用药、适当锻炼、生活习惯的改正等,对于未理解者可面对面介绍,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观察组在双模式健康教育基础上联合焦点式心理干预,具体措施: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主动打招呼,拉近护患关系,用亲切、温柔的态度询问患者的心态,耐心讲解住院须知和治疗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制定沟通政策,对于抑郁倾向者可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来激发其信心,多给予鼓励、赞美,并引导其心理暗示,强化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对于焦虑、恐惧者可多陪伴、支持和安慰,借助音乐疗法、呼吸放松、发展兴趣爱好等转移焦虑情绪,开导患者倾诉内心压力,学习肺结核的传染方式、预防手段等。另外通知家属多支持,提高自我防护,对患者的个人物品要定期消毒、杀菌。单独摆放,洗漱用品专人专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乐观面对。

1.3观察指标

    以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患者的心态变化进行评估,以50分和53分为基础标准,最高100分,分值越高其情绪状态越严重。

    用肺结核生存质量测定表(QLICD-PT)测评患者的心理、歧视感、生理、社会功能,每项各20分,得分越高生活越好。

采用本科室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的质量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以自制的肺结核健康知识问卷表对患者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对疾病知识、健康生活、饮食禁忌和并发症识别等知识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掌握越多。

1.4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3.0统计,用率(%)表述计数资料,检验用X2,用±s)表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患者的情绪分值对比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值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1 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46

57.62±3.87

46.26±1.12

58.33±3.67

47.73±1.76

对照

46

57.81±3.74

50.77±2.55

58.42±3.74

53.61±2.98

t

-

0.239

10.983

0.116

11.523

P

-

0.811

0.000

0.908

0.000

 2.2 QLICD-PT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QLICD-PT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2 QLICD-PT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心理

歧视感

生理

社会功能

观察组

46

17.01±2.13

17.38±2.44

17.27±2.28

17.52±2.47

对照

46

13.16±1.64

13.22±1.72

13.33±1.69

13.08±1.44

t

-

9.713

9.451

9.416

10.53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3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见表3。

3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

46

37

8

1

45(97.83)

对照

46

33

6

7

39(84.78)

X2

-

-

-

-

4.929

P

-

-

-

-

0.026

 2.4 健康知识掌握分值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下表3。

4健康知识掌握分值比较±s

组别

例数(n)

疾病知识

健康生活

饮食禁忌

并发症识别

观察组

46

90.75±6.01

90.88±6.47

90.66±6.58

90.51±6.66

对照

46

80.59±5.81

80.44±5.53

80.72±5.91

80.84±5.25

t

-

8.243

8.319

7.622

7.734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对全球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肺结核的危害极大,被列为慢性乙类传染病,尽管政府和医疗机构一直在努力控制和预防这种疾病,但它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健康挑战[4]肺结核的患病群体大部分存在病耻感、自卑、恐慌等心理,而且治疗不当还会出现大咯血、窒息和休克等风险,导致人们对此病感到恐惧、害怕,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多方面干预指导[5]

     焦点式心理干预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干预模式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适应治疗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6-7]。双模式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包括传统的健康教育和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向公众普及肺结核的预防知识和治疗方法,提高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此教育法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的精准性和针对性,让不同人群都能够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进而提高对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和发生[8-9]。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态和生活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由此证实了的心理和教育干预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上述,双模式健康教育+焦点式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肺结核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治疗效果,提高康复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秦璐.反馈式健康教育结合强化心理护理对肺结核吸毒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7):185-187.

[2]张红云,叶瑞珍,王雅芬.聚焦解决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6):206-208+212.

[3]刘婉云,李萍,钟美妮,.反馈式健康教育结合强化心理护理对肺结核吸毒患者的干预价值[J].中外医疗,2020,39(35):150-152.

[4]赵继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2):146-147.

[5]杨海燕,钟云芳,卢珊.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结核病患者门诊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859-860.

[6]吴玲霞,孟荣,孟慧.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5):101-103.

[7]廖林梅,黄丹,闵捷,.基于“师—生—患—友”的集束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9):1590-1592.

[8]牛宝贝,李佳.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2):130-132.

[9]李青青,王路,魏璐,.双模式健康教育联合焦点式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5):927-9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