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一定会得青光眼吗?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李佳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眼压是维持眼球正常视觉功能所必需的压力,它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及内容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压力。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0mmHg21mmHg1.33kPa2.80kPa)。正常人的眼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使各屈光介质界面保持良好的屈光状态。眼压对于保持眼睛的透明度至关重要,光线需要通过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等屈光间质才能到达视网膜,这些部位只有在眼压正常的情况下才能保持透明。

1.眼压高的原因有哪些?

眼压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先天性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副作用以及疾病因素等,以下为您介绍:

先天性因素:例如先天性青光眼,可能与儿童在胚胎时期发育障碍有关,导致眼房、眼角结构异常或内有残留胚胎组织阻碍了房水的循环通道,从而引起眼压不断升高。

生活习惯:长时间熬夜、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和作息习惯,会使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是眼压升高的诱因。

药物副作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有部分病人出现眼压升高。

疾病因素:如原发性眼压高与遗传基因异常有关,家族性或遗传性的基因缺陷导致了眼房角等结构异常或房水的循环途径发生障碍,造成了眼压升高。继发性眼压高可能是由于外伤或患有眼科疾病引起,如殴打破坏了眼周组织、眼底出血、葡萄膜炎等。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睡眠不足、精神紧张、高盐高脂饮食等也可能影响眼压。

因此,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眼压异常的情况。

2.青光眼是什么?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乳头萎缩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视神经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青光眼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年龄、性别因素: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不良生活习惯:情绪波动大、经常生气、用眼过度、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等都可能引发青光眼。

眼病因素:如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视)发病率较高,近视有三分之一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缩瞳剂等可能导致眼压升高,引发青光眼。

工作、生活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强光或光线暗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眼疾,进而导致青光眼。

其他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诱发青光眼。

 

3.眼压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得青光眼

从前边的相关概念来看,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眼压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眼外伤、葡萄膜炎、眼内炎症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房水回流障碍,从而使眼压升高。然而,并不是所有高眼压的人都会发展为青光眼。

有部分人群虽然眼压偏高(高眼压症),但他们的眼底和视野检查正常,且没有视力损害的症状,这类情况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症”,不一定发展为青光眼。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是,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仍有可能出现青光眼(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表明除了眼压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青光眼的发生与发展,如血流动力学改变、视神经对压力耐受力下降等因素。有些人可能只是短暂性的高眼压,并没有对视神经造成损害,而有些人则可能因为长期的高眼压而导致视神经受损,最终发展为青光眼。

结论:

对于眼压高的患者,需要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青光眼的迹象。如果怀疑是青光眼,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避免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同时,对于高眼压人群,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眼部问题。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