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问题分析;预防护理对策
正文
引言
妇产科护理是医疗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致力于为女性在孕期、分娩和产后提供全面的健康关怀。这种护理不仅仅关乎生殖系统的生理健康,更牵涉到整个生命周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在孕期,妇产科护理旨在监测胎儿的发育,确保母体的健康,同时提供产前教育和支持。分娩阶段需要专业的产房护理,确保母婴平安。产后护理包括监测产妇的康复、哺乳指导、心理支持等,促进产妇顺利过渡到新的母职角色[1]。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障生命的健康,更在于为女性提供全面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关怀,塑造健康的家庭和社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62名妇产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进入医院后,就将这一实验研究的具体情况告诉了病人和家属,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参与到各个小组中。两组都是31名,平均年龄(27.54±5.46)岁,孕周(38.46±2.49)周。两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可以进行后续的数据对比。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做好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注意事项指导等工作。
综合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药物治疗。孕妇用药要保证安全、合理,如果不合理的用药,会对孕妇本身以及胎儿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护士要对药物的性质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要对药物的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产妇的用药进行严密的监测,如果有任何的不正常现象,要立即停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2]。
(2)心理干预;许多产妇缺乏分娩方面的知识,对分娩时的疼痛太过紧张和恐惧,在分娩之前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护士应该主动和产妇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身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耐心地听取产妇的思想,并在日常的交流中进行健康教育,让产妇对生产有更多的了解[3]。
(3)对感染进行干预。妇产科病人对感染的敏感性较高,主要有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宫腔感染、胃肠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妇的预后。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灭菌,确保病人在无菌条件下接受治疗。定期做好病房的消毒和通风工作,对探访者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房间的温、湿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尽量减少对产妇阴道和肛门的检查,多向患者解释相关护理知识,做好阴道的清洁,保持阴道的清洁,术后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手术后应及时清洗伤口,补充营养液,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和渗血情况,防止出现出血、血肿等并发症,防止切口感染[4]。
1.3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不同护理干预下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评判标准
应用 SAS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其中7分以上的都有心理问题。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时间进行了调查,以100分为满分,得分较高的人认为护理质量较好。感染途径包括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5]。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心理状态改善
表1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指标比较(,分)
组别 | 例数(n) | 焦虑心理 | 抑郁心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综合组 | 31 | 13.76±2.08 | 5.19±0.64 | 12.94±2.76 | 5.79±0.61 |
传统组 | 31 | 13.82±2.49 | 9.87±1.67 | 12.44±2.98 | 8.49±1.68 |
t值 | - | 0.6582 | 11.3186 | 0.7436 | 11.6289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护理效果
表2不同护理干预下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 例数(n) | 治疗依从性 | 护理满意度 | 护理质量 | 住院时间 |
综合组 | 31 | 91.68±2.67 | 92.76±2.42 | 91.72±2.29 | 7.34±1.69 |
传统组 | 31 | 70.67±3.73 | 71.38±2.49 | 71.66±2.82 | 15.82±2.97 |
t值 | - | 11.9287 | 12.6852 | 12.7698 | 11.0582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2.3感染发生
综合组患者出现感染1人,为切口感染,感染率3.23%;传统组患者出现感染9人,包括切口感染3人、呼吸道感染2人、胃肠系统感染2人、泌尿道感染2人,感染率29.03%,不同护理干预下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远低于传统组。
3讨论
在心理状态改善方面,综合组和传统组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然而,通过t值和P值的比较,我们发现综合组在抑郁心理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传统组,而在焦虑心理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护理效果方面,综合组在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组。t值和P值的比较表明,这些差异均是显著的,说明综合组的护理效果更好。在感染发生方面,综合组的患者出现感染的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且差异显著。综合组仅有1人出现感染,而传统组有9人出现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系统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这表明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综合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特别是在切口感染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
综合而言,综合组采用的妇科护理干预方法在心理状态改善、护理效果和感染发生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组,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这为妇科护理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为提升妇科护理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4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妇产科患者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研究结果。首先,在心理状态改善方面,综合组在抑郁心理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传统组,为孕妇提供了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其次,在护理效果方面,综合组在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彰显了综合护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在感染发生方面,综合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组,特别是在切口感染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环境。
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验证了综合护理方法在妇科护理中的优越性,也为实际临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综合组的护理方法在心理健康、治疗效果和感染预防方面均表现出卓越的效果,为提升妇科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策略。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容量相对较小,研究时间跨度有限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延长研究时间,并结合更多的临床参数进行深入研究。总体而言,本研究为妇科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证支持,为改进和创新护理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丁美芳.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79+100.
[2]胡珍群.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分析及相关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240+242.
[3]彭汝梅.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人人健康,2019(04):178.
[4]孔红英,韩利芳.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1):142-144.
[5]卢彩云,米日阿衣·麦麦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措施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9(01):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