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实践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倩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慢病患者施以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探究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老年慢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老年慢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在管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进行记录,对比与管理前后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干预前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得到明显提升,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显著增高,对比前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在老年慢病患者群体中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果。它不仅提高了健康管理的质量,还改善了老年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强调了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在老年慢病患者管理和健康促进中的潜在价值,并为继续推广和改进这项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社区管理;

正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人口的逐渐增加,老年慢病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老年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寻求有效的管理和护理方式,以提高老年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成为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崭露头角,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和护理方式。"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将互联网技术与医疗资源相结合,通过远程监测、健康信息共享、医疗专家咨询等方式,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2]。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在老年慢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2年7-20237老年慢病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人员针对所有老年慢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在管理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态评分进行记录,对比与管理前后差异。本次研究中患者年龄均值为65-88岁,患者年龄均值为60.9±2.3岁;男性19名,女性39名。患者基本资料录入统计数据库后,进行计算机对比,确认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本次实验对比(P>0.05)。

1.2方法

远程监测和数据收集: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策略的核心之一是远程监测和数据收集。这一策略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医护人员能够实时远程监测老年慢病患者的健康状况。通过使用智能医疗设备,例如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仪等,患者可以在家中定期测量自己的生理参数。这些数据会自动传输到医联体平台,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访问和分析这些信息。

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还包括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每位老年慢病患者都有其独特的健康需求和挑战,因此一个通用的治疗方案并不总是适用。医联体通过分析患者的健康数据、病史和生活方式,可以为每位患者制定专门的健康管理计划。这包括药物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针对饮食和锻炼的个性化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其慢性疾病。

医患互动:"互联网+医联体"管理服务提供了便捷的医患互动平台。老年慢病患者可以轻松地与医护人员进行在线咨询和沟通。这种沟通可以涵盖健康问题的讨论、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疑虑的解答。医患互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患者有机会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疾病,获得实时的建议,减少误解和焦虑。医护人员也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治疗。

1.3 评价标准            

健康状态:评分标准采用中国健康老年慢病患者评估表 ,从健康三个维度(总和满分为100分),即:躯体健康(0~50分)心理健康(0~30分)社会健康(0~20分),记录按总分值分为健康(80-100分)、基本健康(60-79分)不健康(<59分及一下)。评价老年慢病患者管理前后的健康状态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对于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为P<0.05。

2结果

    管理前后健康状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管理老年慢病患者健康状态评分显著增高,对比前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健康状态评估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健康

基本健康

不健康

管理前

58

11(18.97%)

13(22.41%)

34(58.62%)

管理后

58

18(31.03%)

28(48.28%)

12(20.69%)

X2


-

-

9.6517

P


-

-

0.0000

 

 

 

 

 

 

3讨论 

老年慢病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慢性健康问题,通常在中年后或老年人中更为常见。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风、关节炎等[3]。老年慢病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通常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老年慢病患者通常需要定期的医疗监测、药物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因此寻求有效的管理和护理方式至关重要[4]

基于"互联网+医联体"的老年慢病患者延续护理实践在提高患者的健康状态、提供便捷医疗资源、个性化治疗、医患互动、健康教育和信息共享、紧急事件响应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正面效果。这一护理策略的出现为老年慢病患者管理和健康促进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强调了其在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政. 基于蒙台梭利理念下怀旧疗法对MCI老年慢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

[2]时梦晗. 怀旧疗法改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慢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2.

[3]白治繁,宋明芳,沈军. 怀旧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养老机构老年慢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效果研究[J]. 管理管理杂志,2022,22(03):210-214.

[4]李小敏,朱蕴轶. 怀旧认知图式下之《人树》再解读[J]. 宿州学院学报,2021,36(07):49-53+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