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病之一,居各种急腹症首位。急性阑尾炎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一、病因与病症
常见病因为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细菌感染;常见临床表现是转移性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根据急性阑尾炎类型的不同,患者表现出的腹痛症状也有所不同。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隐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会出现阵发性腹痛和剧痛;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会出现持续性剧痛,出现穿孔症状后腹痛会暂时减轻,腹膜炎时疼痛加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疼痛不明显的表现。胃肠道症状主要是指患者容易出现呕吐、恶心、厌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对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并伴有弥散性腹膜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腹疼痛、腹胀等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乏力、心率增快、体温上升等,也有患者偶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浅快等表现。
二、高发群体
急性阑尾炎的高发人群包括小孩、青壮年、孕妇以及老年人。孩童身体免疫力普遍较低,易受各种病菌感染而患上急性阑尾炎,且病情发展迅速,极容易发展为阑尾穿孔,并发症较多。所以,在小孩确诊患有急性阑尾炎后,要尽快安排手术,并在术前和术后加强综合治疗,关注注意事项。20岁到30岁是青壮年高发急性阑尾炎的年龄段,且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女性怀孕后,身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急性阑尾炎患病风险较高。老年人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差,反应力较低,所以容易患上急性阑尾炎,不仅如此,老年人患上急性阑尾炎后其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误诊率相对较高。
三、诊疗原则
一般情况下,一旦确诊患者患有急性阑尾炎,优选手术切除阑尾,以迅速控制病情,避免出现并发症。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去普通外科或胃肠外科就诊。
四、手术后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医师普遍会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患者若患有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医师普遍会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口一期缝合。若是条件允许,也可以采用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针对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阑尾切除术,并清除腹腔脓液。关腹前,用湿的医用纱布蘸净脓液。采用一期缝合,术中和术后都要注意切口的保护。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了手术时能够很好低探查腹腔内情况,手术时可以采用右下腹切口,切口最好沿着腹直肌的肌肉纹理走向。切除阑尾后,清除腹腔内的脓液或是清洗腹腔,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术中和术后都要注意切口的保护,术中,要在保护切口的同时冲洗切口,并一期缝合,术后,要注意观察切口,若出现感染要及时进行引流。针对阑尾周围脓肿,若阑尾脓肿尚未溃破,可以先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使用抗生素。也可以通过超声引流。若阑尾根部出现坏疽穿孔,可以走U字缝合。术后,应加强支持治疗,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要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术后要在充足休息的基础上适当运动。在术后,患者应先卧床休息,然后下床适当运动。一般情况下,要求术后患者最短卧床休息六个小时,最长不得超过八个小时,然后要求患者下床适当运动,促进肠胃运动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免术后引起并发症,如肠粘连等。术后患者要尽早地恢复饮食,以恢复胃肠功能。其中,患者下床运动应避免从事剧烈运动以及体力活动,要在保障休息充足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运动,如在医院走廊上散步等。第二,一般情况下,术后两天患者可以恢复饮食,但要从流质食物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肉等,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以及酸性食物等,以免刚恢复的胃肠功能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第三,术后应注意患者伤口的护理,让伤口始终保持干燥、干净,可以使用碘伏或是生理盐水等药物擦拭伤口,避免局部感染。若发现感染倾向或是出现渗液等异常倾向,患者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以免引起术后感染的并发症。此外,若是患者感觉手术刀口处明显不适,应随时到外科就诊。第四,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情绪暴躁、焦虑、抑郁等,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纾解心理压力,使其保持健康心理,从而促进身体恢复。第五,除了上述几点注意事项外,术后患者还要定期复查,以免复发。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内要避免从事体力劳动,避免饮酒、食用辛辣食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