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李洁

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 河北衡水 053200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我院2022年5月-2023年7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挑选出20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观察组使用血涂片分析检验,对两组检验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检验准确率、漏诊/误诊率、检验符合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9.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80.00%,对照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3.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8.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两组检验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准表,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00%、漏诊/误诊率为3.00%,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2.00%、漏诊/误诊率为18.00%,观察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p<0.05)。观察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9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9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58.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89.00%,对照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72.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40.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76.00%,观察组检验符合率更高(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具有较高价值,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分析血样组成,具有较高检验准确率,很少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血涂片分析;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

正文


血常规检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包括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检验结果和疾病进展、治疗具有紧密联系[1]。现阶段,临床中常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操作简单,检测速度较快,但是其无法全面分析患者检测结果,以至于检验准确性、全面性不理想[2]。基于此,在血常规检验中需要联合其他检验方法,对血常规检验准确性进行提升。血涂片,利用光学显微镜,通过血液推片、染色等步骤,检验分类受检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受检者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进行精准查看,具有全面性、准确性等透视,可以避免重复检测[3]。但是血涂片的检验程序较为繁琐,且检验结果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以至于在临床中应用受限。在临床中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下文随机从我院20225-20237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挑选出200例,对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从我院20225-20237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挑选出200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段在18-60岁之间;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段在20-58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纳入标准:均接受血常规检验;临床资料完整;积极配合检查,具有较高依从性。排除标准:有凝血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有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疾病;有重要器官功能性障碍。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一天吃完晚饭后禁食,且在第二天清晨进行采血,取2ml空腹静脉血,利用EDRA-2K抗凝器进行观察。搅拌均匀,放置在室温条件下检测。检测前,需要给予血液样品进行质量检测,且对血液污染、红细胞凝集等进行注意。

对照组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血液样品,严格根据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验,记录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指标。需要注意一点,在检验前需要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验,以防漂移情况对检验准确性造成影响[4]

观察组使用血涂片分析检验,利用全自动推片机进行自动推片染色,利用双生目镜、对应试剂,观察血液标本,全面分析血液成分,且观察记录其体积、数量、形态。与此同时,需要对血小板体积、数量、畸形、白细胞异型、大小、形态、分布等进行观察。

为了保证检验准确性,所有检验和复查均在五天内开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检验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进行观察,血小板正常值为(125.00-350.00)×109/L,白细胞正常值为(3.50-9.50)×1012/L,红细胞正常值为(3.50-5.80)×1012/L

对两组检验准确率、漏诊/误诊率进行观察;

对两组检验符合率进行观察,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正常值1.8-6.3×109/L,百分比为40.00%-75.00%;淋巴细胞正常值为(1.00-3.20)×109/L,百分比为20.00%-50.00%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2-0.52×109/L,百分比为0.40%-8.0%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为(0.00-0.06×109/L,百分比为0.00%-1.00%;单核细胞正常值为(0.10-0.60)×109/L,百分比为3.00%-10.00%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 t 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检测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9.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80.00%,对照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3.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8.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两组检验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1 两组检测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n

血小板[n%]

白细胞[n%]

红细胞[n%]

观察组

100

6969.00

7474.00

8080.00

对照组

100

6363.00

6868.00

7474.00

X2


0.569

0.478

0.632

P


>0.05

>0.05

>0.05

2.2两组检验结果情况比较

以病理结果为金准表,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00%、漏诊/误诊率为3.00%,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2.00%、漏诊/误诊率为18.00%,观察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p0.05),详见表2

2 两组检验结果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n

检验准确率[n%]

漏诊/误诊率[n%]

观察组

100

9797.00

33.00

对照组

100

8282.00

1818.00

X2


4.695

P


<0.05

2.3两组检验符合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9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9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58.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89.00%,对照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72.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40.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76.00%,观察组检验符合率更高(p<0.05),详见表3

3 两组检验符合率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n

中性粒细胞[n%]

淋巴细胞[n%]

嗜酸性粒细胞[n%]

嗜碱性粒细胞[n%]

单核细胞[n%]

观察组

100

8686.00

9696.00

9797.00

5858.00

8989.00

对照组

100

7272.00

8686.00

8787.00

4040.00

7676.00

X2


4.615

4.558

4.563

4.784

4.965

P


0.05

0.05

0.05

0.05

0.05

3.结论

在血液中,血细胞存在的形式是较为复杂的,会受到疾病、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因此临床中常常通过分析血细胞形态来判断病情。血常规,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检验项目,通过分析血细胞数量、形态等,对异常情况进行发现,进而提供给疾病诊断可靠依据。如果血常规检验技术不到位,有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等问题,影响到疾病诊治。因此,在临床中急需寻找一种准确、高效的血常规检验技术。近几年,随着检验技术不断发展、血常规检验仪器精密度提升,自动化技术逐渐被应用到血常规检验中,有效提升了检验效率。在自动分析检验中,使用光学、电学原理,能够对血细胞异常情况进行快速、高效的观察,且具有较高重复性,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血常规检验手段,常见分析方法有射频电导、分光光度、激光散射等。但是,因为血液中有多种类型细胞,不同细胞类型表现的形态是不同的,使用全自动分析仪技术对异常细胞形态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对各种形态细胞类型进行准确区分,且在识别核心细胞、幼稚细胞时能力较差,以至于无法准确对血细胞病理性改变进行判断,影响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相关研究显示,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以对各类型细胞异常形态进行检出,提升检验准确性。在血涂片分析中,把血液标本制作成为血涂片,且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够直接对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且对细胞数量进行计算,进而判断出细胞是否出现异常,提供给临床诊治疾病可靠依据。通过血涂片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判断血细胞大小、分布情况等,全面、细致的分析血细胞变化。此外,针对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给予血涂片分析,可以对血液中是否有寄生虫等进行查看,这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相比,具有较为积极意义;且血涂片可以详细观察血液中存在的可疑病原菌,其检验依据能够作为对患者是否患有血液感染性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9.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80.00%,对照组血小板阳性检出率为63.00%、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68.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74.00%,两组检验方法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准表,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00%、漏诊/误诊率为3.00%,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2.00%、漏诊/误诊率为18.00%,观察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p0.05)。观察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9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9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58.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89.00%,对照组检验中性粒细胞符合率为72.00%、检验淋巴细胞符合率为86.00%、检验嗜酸性粒细胞符合率为87.00%、检验嗜碱性粒细胞符合率为40.00%、检验单核细胞符合率为76.00%,观察组检验符合率更高(p<0.05)。从中可以看出血涂片分析对血常规检验的积极影响。卫克生[12]研究显示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操作简便,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和较高的准确度,但是无法对部分细胞进行识别,难以综合分析检验结果;而血涂片分析使用人工显微镜检验,可以对细胞形态进行判定,可以提升检验效率和主权虐度,对病情判断有利。这和本文研究结果相似,证实血涂片分析的积极意义。但是因为本研究是单中心、小样本的试验,缺乏联合检验效果观察,研究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开展多中心、大规模的联合试验,进一步探究血涂片分析对血常规检验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具有较高价值,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分析血样组成,具有较高检验准确率,很少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梅.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 婚育与健康,2023,29(12):49-51.

[2]贾晓斌,王丛.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对比[J]. 智慧健康,2022,8(16):9-12.

[3]陆兵. 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价值[J]. 名医,2022,(10):47-49.

[4]刘惠涛.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4):447-4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