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人群雄激素性脱发差异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玉

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848000

摘要

目的:了解和田地区雄激素性脱发差异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健康体检群体开展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基本信息采集,生活行为习惯,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统计分析结果:性别,民族,BMI,饮食,睡眠习惯,吸烟,饮酒,脱发家族史,工作性质,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雄激素脱发患者汉族与维吾尔族雄激素性脱发差异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熬夜,吸烟,饮酒,脱发家族史,头皮肤质,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01)


关键词

雄激素脱发 和田地区 影响因素

正文


前言: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是目前社会最常见的慢性脱发性疾病,以进行性的毛囊微小化为特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GA 的发病率在我国存在着明显性别差异,在男性中的患病率为 15.73%-19.75%,而女性的患病率为 2.73%-4.69%[1]。目前,雄激素性脱发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用的米诺地尔以及口服的非那雄胺[2],针对 AGA 的治疗手段有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毛发移植、激光治疗、中胚层疗法、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多项研究表明,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性别、遗传、年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方式等有密切联系[4]因此,对于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的办法,一方面需要医学干预,另一方面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精神状态的调节。本研究通过对和田地区人群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希望为雄激素性脱发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1.1研究对象:使用调查问卷对2023.1至2023.6就诊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18岁以上健康体检患者开展调查问卷免疫系统疾病、无肿瘤、其他脱发疾病史等)人群进行自愿调查。

1. 2 方法

1. 2. 1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专业或工作、身体质量指数(BMI)、脱发家族史、头皮情况;(2)雄激素性脱发分级表(男性参照 Hamilton Norwood 分型法、女性参照 Ludwig 分型法对照自评);(3)生活方式,如饮食、睡眠、运动习惯、吸烟、饮酒、发频率;(4)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

1. 2. 2 质量控制 使用统一调查问卷时间限制为2023.1至2023.6就诊于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18岁以上健康体检患者

1.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应用统计软件 SPSS 26. 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卡方检验,以 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发放问卷 450 份,回收有效问卷 383 份,问卷有效率为 85.11%。其中男性 209 人, 54. 6%,女性 174 人,占 45. 4%。汉族:173人,占45.2%,维吾尔族210人,占54.8%,40 岁以下(包含40 岁)人数为 182  ,占 47.5%,40 岁以上人数为201人,占 52.5%。医生及教师职业129人,占33.68%,其他在职人员164人,占42.82%,农民60人,占15.66%,其他职业人员30人,占7.8%;

2.2雄激素脱发情况:采用 χ 2 检验和趋势 χ 2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以百分比表示。若单元格计数小于 5,则采用 Fisher 精确检验结果。结果显示性别,民族,BMI,饮食,睡眠习惯,吸烟,饮酒,脱发家族史,工作性质,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随着压力、焦虑、抑郁程度越高,雄激素性脱发率呈上升趋势。见表 1。

                     和田地区人群雄激素性脱发影响因素

因素

选项

无脱发[例(%)]

有脱发[例(%)]

χ 2

P

性别

209

70(33.5)

139(66.5)

16.345

<0.001


174

94(54.0)

80(46.0)



民族

汉族173

88(50.9)

85(49.1)

28.559

<0.001


维吾尔族175

52(24.5)

160(75.5)



BMI

<18.5

57(62.0)

35(38.0)

19.604

<0.001


≥18.5 且<24

59(36.4)

103(63.6)




≥24 且<28

36(34.6)

68(65.4)




≥28

12(48.0)

13(52.0)



饮食

口味重,喜肥甘厚腻等

58(31.2)

128(68.8)

20.000

<0.001


口味清淡

106(53.8)

91(46.2)



睡眠习惯

多梦易醒或睡眠时间<6 h

74(33.5)

147(66.5)

27.595

<0.001


睡眠时间 6~8 h

55(67.1)

27(32.9)




睡眠时间≥8 h 且质量好

35(43.8)

45(56.3)



吸烟

无吸烟史

78(46.2)

91(53.8)

1.373

0.241


有吸烟史

86(40.2)

128(59.8)



喝酒

无饮酒史

84(54.2)

71(45.8)

13.757

<0.001


有饮酒史

80(35.1)

148(64.9)



洗发频率

每周≤2 次

49(46.7)

56(53.3)

0.745

0.689


每周 3~4 次

82(43.6)

106(56.4)




每周≥5 次

39(40.6)

57(59.4)



脱发家族史

85(37.0)

145(63.0)

8.084

0.004


79(51.6)

74(48.4)



头皮肤质

干性

23(33.3)

46(66.7)

4.975

0.083


混合性

38(39.2)

59(60.8)




油性

103(47.5)

114(52.5)



运动习惯

规律锻炼

66(45.2)

80(54.8)

0.548

0.459


不锻炼

98(41.4)

139(58.6)



压力

正常

108(46.6)

124(53.4)

22.842

<0.001


轻度

51(49.0)

53(51.0)




中重度

5(10.6)

42(89.4)



焦虑

正常

102(44.3)

128(55.7)

16.807

<0.001


轻度

54(51.4)

51(48.6)




中重度

8(16.7)

40(83.3)



抑郁

正常

98(46.2)

114(53.8)

34.741

<0.001


轻度

62(53.4)

54(46.6)




中重度

4(7.3)

51(92.7)



工作性质

医护人员

23(33.3)

46(66.7)

14.897

0.005


教师

21(35.0)

39(65.0)




其他在职人员

67(40.9)

97(59.1)




农民

33(55.0)

27(45.0)




其他

20(66.7)

10(33.3)



使用同一款洗发水习惯

经常换洗发水

102(51.0)

98(49.0)

8.656

0.003

经常使用同款洗发水

62(35.8)

111(64.2)



年龄分段

≤40 岁

80(44.0)

102(56.0)

0.183

0.669


>40 岁

84(41.8)

117(58.2)



表一:

 

脱发患者汉族与维吾尔族雄激素性脱发差异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因素

选项

汉族[例(%)]

维吾尔族[例(%)]

χ 2

P

性别

55(39.6)

84(60.4)

1.557

0.212


30(31.6)

65(68.4)



BMI

<18.5

10(28.6)

25(71.4)

7.771

0.051


≥18.5 且<24

48(45.3)

58(54.7)




≥24 且<28

18(26.5)

50(73.5)




≥28

5(45.5)

6(54.5)



饮食

口味重,喜肥甘厚腻等

43(33.6)

85(66.4)

0.911

0.340


口味清淡

42(39.6)

64(60.4)



睡眠习惯

多梦易醒或睡眠时间<6 h

24(24.0)

76(76.0)

18.576

<0.001


睡眠时间 6~8 h

30(46.2)

35(53.8)




睡眠时间≥8 h 且质量好

31(57.4)

23(42.6)



吸烟

无吸烟史

39(35.1)

72(64.9)

0.143

0.705


有吸烟史

42(32.8)

86(67.2)



喝酒

无饮酒史

17(23.9)

54(76.1)

9.781

0.002


有饮酒史

68(45.9)

80(54.1)



洗发频率

每周≤2 次

23(41.1)

33(58.9)

3.877

0.144


每周 3~4 次

47(44.3)

59(55.7)




每周≥5 次

15(28.3)

38(71.7)



脱发家族史

35(24.1)

110(75.9)

24.480

<0.001


50(56.2)

39(43.8)



头皮肤质

干性

20(43.5)

26(56.5)

15.800

<0.001


混合

29(49.2)

30(50.8)




油性

26(21.8)

93(78.2)



运动习惯

规律锻炼

34(42.5)

46(57.5)

0.722

0.396


不锻炼

51(36.7)

88(63.3)



压力

正常

45(36.3)

79(63.7)

29.665

<0.001


轻度

33(62.3)

20(37.7)




中重度

7(12.3)

50(87.7)



焦虑

正常

49(38.3)

79(61.7)

33.982

<0.001


轻度

31(60.8)

20(39.2)




中重度

5(8.3)

55(91.7)



抑郁

正常

50(43.9)

64(56.1)

62.672

<0.001


轻度

40(74.1)

14(25.9)




中重度

5(6.6)

71(93.4)



年龄分段

≤40 岁

56(34.1)

108(65.9)

3.755

0.053


>40 岁

29(48.3)

31(51.7)



表二:

2.3和田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雄激素脱发情况:采用 χ 2 检验和趋势 χ 2 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以百分比表示。若单元格计数小于 5,则采用 Fisher 精确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睡眠习惯,吸烟,饮酒,脱发家族史,头皮肤质,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01)

讨论:

近年来,脱发人群占比越来越大,而雄激素性脱发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AGA 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多基因遗传是造成了 AGA 患者个体发病情况不同的主要因素,但是 AGA 发病的最终原因是毛囊微型化,主要是因为雄激素代谢因素/或毛囊周围环境炎症导致。目前雄激素和遗传作用是其主要影响因素。AGA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存在着复杂的遗传机制。睾酮为机体内主要的雄激素,在5α- 还原酶的作用下能够还原为雄激素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而 DHT 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 结合后导致 AGA 的发生[18].雄激素性脱发不仅影响患者外观,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和田地区人民医院383健康体检群体进行调查,发现和田地区人群雄激素脱发患者较高,共219人,占57.18%,其中,轻度患者152人,占69.40%,中重度67人,占30.59%,男性脱发人数139人,占63.47%,女性雄激素性脱发80人36.53%,男  高(P<0. 001),这可能与男性具有较高的雄激素水平相关,主要是由于男性体内二氢睾酮的过度生成有关

和田地区以维吾尔族为主,该民族饮食习俗及生活习惯与汉族人群大不同,汉族:173人,其中AGA85人;占比:49.13%,维吾尔族210人,AGA149人,占比:70.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01),图二雄激素脱发患者汉族与维吾尔族雄激素性脱发差异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性别,熬夜,吸烟,喝酒,脱发家族史,头皮肤质,压力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01),男性人群,有脱发家族史,生活习惯不佳如熬夜,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以及心理因素,是汉族与维吾尔族人群脱发差异的主要因素。在压力程度因素中,统计显示工作及生活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头皮油性肤质与雄激素分泌有关,有雄激素脱发家族史人群,应尽早定期做好头皮护理,减少头皮出油情况,多食优质蛋白,水果等食物。

本研究显示,和田地区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病率较高,尤其维吾尔族人群男性属于雄激素脱发高发人群,人群中雄激素脱发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小于等于40岁雄激素脱发人群占比46.57%,雄激素和遗传作用或许是造成维吾尔族与汉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证实,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应该受到重视,维吾尔族人群饮食偏爱口味重,喜肥甘厚腻等,生活及饮食习惯也是导致AGA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之,改善生活不良习惯,适当锻炼身体,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头皮护理,可有效预防AGA的发生。

参考文献

[1]PMREFCM, etal.HrQoL in hair loss-affected patients with alopecia areata,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d telogen effluvium: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social anxiety.[1].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 JEADV, 2019,33(3):608-611.

[2] varchar S, Bergfeld WF. Androgenetic alopecia: An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update [J]. Am J Clin Dermatol,2014, 15(3): 217-230

[3]LEESW,JUHASZ M,MOBASHER P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ptical Finaste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en and Women[ J].J Drugs Dermatol,2018(4):457-463.

[4] Duval L, Herbal A, Daniels L, et al. Age, lifestyle and self-perceptions of hair: Is there an association with hair diameter and tensile properties? [J]. Int J Cos met Sci, 2019, 41(5): 509-515.

[5] Tabolli S, Sampogna F, Pietro CD, et al. Health status coping strategies, and alexithymia in subjects with androgenetic alopecia [J]. Am J Clin Dermatol, 2013, 14(2): 139-1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