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乳腺癌;子宫恶性肿瘤;绝经年龄;合并糖尿病
正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来我医院来我医院确诊并入院治疗的9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已经完成乳腺癌手术且医院拥有患者的详细治疗方案和相关资料。患者年龄为25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39.88±8.15)岁;婚姻状况:已婚53例,未婚21例;离异23例;病变部位:左侧50例;右侧47例;学历:初高中毕业30例;大专毕业34例;本科及硕士毕业33例。该97名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第一,在本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且已经完成乳腺癌手术;第二,年龄满18周岁且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三,精神状况良好,未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第四,对于本研究非常配合且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第五,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第一,患者为乳腺癌初期且可以采用药物控制;第二,患者本身存在精神方面的疾病,配合度较低且依从性较差;第三,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第四,患者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乳腺癌之前并未患有其他类子宫肿瘤。
1.2方法
对所有乳腺癌术后患者定期开展沟通随访,时间为确诊术后的三年,之后通过病理活检手段明确患者是否在完成乳腺癌手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制作一般资料设计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情况
97例乳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未再发子宫恶性肿瘤62例,占比63.92%,再发子宫恶性肿瘤35例,占比36.08%。
2.2单因素分析
根据一般资料设计表显示的资料了解到:单因素分析中,患者年龄、BMI、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异常子宫出血、妊娠次数、有无子宫内膜息肉病史、乳腺癌手术方式、术后是否继续内分泌治疗等因素并不会对是否再发子宫恶性肿瘤产生影响(P>0.05),但绝经年龄、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是否合并糖尿病、可能是引发患者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
表1单因素分析
2.3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年龄≥52岁、合并糖尿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是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身心健康遭受巨大损失的严重疾病之一,放化疗手段虽然已经是常规用于癌症治疗的一种手段,但是化疗需要长期进行且每次费用非常高,很多患者迫于家庭经济环境等因素而放弃这一治疗手段。同时应当对部分难以负担放化疗费用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帮助,比如联系红十字会等社会机构对其进行经济上的援助。医护人员可以积极和患者沟通,在治疗前后给予她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关心,从而改善患者对放化疗的抵触心理。
综上所述,绝经年龄≥52岁、合并糖尿病、术后未接受放化疗是乳腺癌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影响因素,所以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应当积极和患者沟通后续治疗方案,并给予更多的放化疗相关知识的讲解,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再发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刘晨,吴龙,蒋宏传,等.乳腺癌术后并发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92-96.
[2]管秀雯,马飞,徐兵河.我国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及治疗特点分析[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11):657-661.
[3]潘宁萍,周微笑,唐婧,等.乳腺癌术后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2):848-853.
[4]淦锦,黄桂林.乳腺癌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4):297-299.
[5]朱景润,张在建,薛良华.介入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12-13.
[6]杨永德,周焱琳,王梦远.术前胰岛素水平对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7,23(22):199-203.
[7]牛尚梅,庞海艳,胡新磊.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7,23(16):3189-3192.
[8]陆颖,黄海欣,李桂生,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辅助放化疗模式的疗效与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2):209-213.
[9]尹香花,叶亚萍,韩喜玲,等.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他莫昔芬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10):682-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