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应用意义探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玉香 张园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 山东 单县 2743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0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常规筛查,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对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观察组中抗体阳性筛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发生发热0例、皮疹3例、呼吸困难1例、低血压2例,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中发生发热3例、皮疹5例、呼吸困难6例、低血压4例,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359例为抗-M,有64例为抗-E,有21例为抗-D,有18例为抗-S,有23例为抗-K,有15例为抗-C,其占比分别为71.80%、12.80%、4.20%、3.60%、4.60%、3.00%,以抗-E与抗-M为主。结论:通过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减少输血患者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输血不良反应;安全性

正文


输血疗法是将血液或者血液的组成部分输给有需要的患者,帮助患者增加血量,以维持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现代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对于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往临床在输血前,通常对患者进行常规筛查,但有学者提出,常规筛查缺乏对不规则抗体进行检验,未能对相关输血不良事件进行有效防控,仍存在输血安全性问题[1-2]。因此,不规则抗体检验对于通过输血治疗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可了解其出现输血反应的原因,进而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损失[3]。鉴于此情况,本文就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3-20203时段进入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00例,男298例,女20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32±5.48)岁;血型:A164例、B155例、AB69例、O112例。观察组500例,男301例,女199例;年龄在21-70岁之间,平均(46.45±5.36)岁;血型:A166例、B152例、AB71例、O111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血型、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入选者均属于输血治疗患者,其个人资料真实完整,凝血功能正常,自愿参与研究;排除伴有严重血液疾病、近3个月内有激素药物服用史、精神失常等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筛查。

观察组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5ml,存放置抗凝管中,利用离心机在3000r/min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10min待检测,使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的标本,需进行抗体鉴定。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热、皮疹、呼吸困难、低血压)及观察组中抗体阳性筛查结果。不规则抗体检出的阳性标准:在微柱凝胶卡中发现红细胞凝集颗粒、溶血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不良反应

观察组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较对照组的3.60%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发热

皮疹

呼吸困难

低血压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0

30.60

51.00

61.20

40.80

183.60

观察组

500

00.00

30.60

10.20

20.40

61.20

χ2

-

-

-

-

-

6.148

P

-

-

-

-

-

0.013

2.2观察组中抗体阳性筛查结果

经筛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中抗-M359例(71.80%)、抗-E64例(12.80%)、抗-D21例(4.20%)、抗-S18例(3.60%)、抗-K23例(4.60%)、抗-C15例(3.00%)。

3.讨论

不规则抗体检验也称为红细胞抗体检查,总的来说,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不规则抗体,但由于输血等一系列免疫刺激,可导致不规则抗体无法在介质中凝聚,从而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随着输血治疗在临床中的不断推广,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逐渐受到医院及社会的关注,有研究指出,通过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提前判断患者是否会出现输血反应,降低输血反应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如本次研究结果所示,在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显著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抗-M、抗-E的占比较高,说明通过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可有效提升输血安全性。通过不规则抗体检验后,有助于医生选择与患者配型相一致的血液进行输注,从而促进整个输血治疗的顺利进行。对于输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不规则抗体检验进行改善,能够减少流入临床的不合格血液,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输血治疗患者而言,有必要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有效降低其各类输血反应,对提高输血安全性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桂娟,李绮萍,陈意稳,周圆方.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病人的输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06):109-111.

[2] 陶莲娜.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4):4363-4365.

[3] 李丽红,张筠,林小兰,陈洋洋.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4):4980-4981.


...


阅读全文